登辽阳镇东楼

步上高城更上楼,凭阑一望思悠悠。

山如图画催吟兴,海作杯棬荡醉眸。

箕子故封今异域,管宁旧隐是何州。

遥闻胡马时南牧,未请长缨愧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登辽阳镇东楼》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对辽阳镇东楼的登临,诗人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步上高城更上楼,凭阑一望思悠悠”,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景色的无限遐想和思绪万千的心情。诗人通过“步上”、“更上”、“凭阑”等一系列动作,展现了其攀登过程中的决心与期待,而“思悠悠”则直接点出了内心的思绪绵延不绝。

颔联“山如图画催吟兴,海作杯棬荡醉眸”,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比作画卷,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将海比作酒杯,让诗人沉浸其中,仿佛在醉意中欣赏海的壮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辽阳镇东楼周边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颈联“箕子故封今异域,管宁旧隐是何州”,借用了历史人物箕子和管宁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箕子是商朝末年的贵族,被周武王封于朝鲜半岛,成为朝鲜的开国君主;管宁则是东汉时期的隐士,曾隐居于辽东地区。诗人通过对比箕子和管宁的故地,暗示了辽阳镇东楼所在之地的历史沧桑和文化传承。

尾联“遥闻胡马时南牧,未请长缨愧白头”,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全的忧虑和对自己未能为国效力的遗憾。诗人听到胡马时常南下侵扰的消息,内心充满了忧虑,但又自感年华已逝,无法像古人那样请缨出征,心中充满了愧疚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楼远眺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复过榆关登兔儿山作

马首遥看兔耳山,归程又复度榆关。

蘼芜欲茁冰初泮,桃李未开春巳阑。

扑扑黄沙欺黑帽,翩翩白日换朱颜。

留连不尽东风意,客邸痴儿正望还。

形式: 七言律诗

赠萧黄门子仪凤

玉树亭亭萧二郎,金声楚楚继书香。

摄衣道左朝迎马,烧烛堂前夜举觞。

绿树高崖熊献白,碧波浅濑蛎输黄。

醉来向我论书法,野雉家鸡漫自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忆同年会寄章黄门元益

春来都下同年会,我在天涯独自吟。

花好空劳元白梦,黍香孤负范张心。

征鸿渺渺述残雪,啼鸟嘤嘤隔远林。

归到曲江春尚在,一枝红杏劝重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徐氏赏铜丝灯

太平京国万家灯,东巷徐家最有名。

金网漏光华月小,绣幡拖影綵云轻。

尊前何用蛾眉舞,笔底能令鬼胆惊。

试问去年同赏者,天涯星散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