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登辽阳镇东楼》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对辽阳镇东楼的登临,诗人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步上高城更上楼,凭阑一望思悠悠”,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景色的无限遐想和思绪万千的心情。诗人通过“步上”、“更上”、“凭阑”等一系列动作,展现了其攀登过程中的决心与期待,而“思悠悠”则直接点出了内心的思绪绵延不绝。
颔联“山如图画催吟兴,海作杯棬荡醉眸”,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比作画卷,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将海比作酒杯,让诗人沉浸其中,仿佛在醉意中欣赏海的壮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辽阳镇东楼周边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颈联“箕子故封今异域,管宁旧隐是何州”,借用了历史人物箕子和管宁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箕子是商朝末年的贵族,被周武王封于朝鲜半岛,成为朝鲜的开国君主;管宁则是东汉时期的隐士,曾隐居于辽东地区。诗人通过对比箕子和管宁的故地,暗示了辽阳镇东楼所在之地的历史沧桑和文化传承。
尾联“遥闻胡马时南牧,未请长缨愧白头”,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全的忧虑和对自己未能为国效力的遗憾。诗人听到胡马时常南下侵扰的消息,内心充满了忧虑,但又自感年华已逝,无法像古人那样请缨出征,心中充满了愧疚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楼远眺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