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溥洽所作,题为《雷峰一初送竹屿春谷和尚诗》,诗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首联“莫念平生下泽车,新诗传得自西湖。”开篇即以“莫念”二字点出对过往的淡然态度,同时引出“新诗”,暗示了诗人对于创作的热爱与追求。西湖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美好寄托。
颔联“飞抢不羡培风翼,秣饰徒怜病颡驹。”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比作“飞抢”与“病颡驹”,前者象征着追求高远目标的奋斗,后者则比喻被束缚、无法自由发展的状态。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真实的渴望,同时也对社会现实中的种种束缚表示了无奈与同情。
颈联“野殿劫灰前古寺,离宫春草旧行都。”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的景象,古寺在战火后的废墟中依然屹立,离宫则被春草覆盖,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这一联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时间无情的深刻反思。
尾联“相望惟有南峰月,照见黄妃塔影孤。”以南峰月与黄妃塔为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月光下的塔影,既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生命中孤独时刻的深刻体验。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孤独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心深处情感的细腻捕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在语言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刻的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