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鹏翮在清朝时期对成都青羊宫内铜羊的观察与感受。诗中以“京师市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开篇,巧妙地将京城与成都两地的铜羊联系起来,通过“得”与“移”的动作,展现了铜羊从一个地方被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文化的流动与传承。
接着,“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想象,将历史人物关尹喜与青羊宫联系起来,仿佛关尹喜在历史的长河中与这尊铜羊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这里的“华阳”指的可能是青羊宫所在的地理位置或其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乐未央”则表达了诗人对青羊宫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之美的赞叹与欣赏,暗示了这种美好是无尽的、永恒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铜羊的形象,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