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其二)四明除夜

屑璐飘寒,镂金献巧,妆成水晶亭榭。

飞絮悠扬,散花零乱,绝胜翠娇红冶。

粉艳嘻嘻道,尽飞上、使君须也。

多情莫笑衰翁,旧时梁苑声价。

窗外小梅羞涩,倩羯鼓尊前,慢敲轻打。

鲸海停波,鹤谯宾月,赢得残年清暇。

心事知谁会,但梦绕、越王城下。

白玉青丝,且同醉吟春夜。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翻译

晶莹的雪花飘落带着寒意,精美的镂金工艺展示着巧妙,妆点成如水晶般剔透的亭台楼阁。
柳絮随风漫舞,花瓣纷飞零落,比翠绿娇艳的花朵更胜一筹。
她笑容灿烂地说道,所有的美丽都飞向了您,大人您也应有所感受。
请不要嘲笑我这多情的老翁,这里曾是梁苑之地,名声显赫。
窗外的小梅含苞待放,我在羯鼓声中慢慢轻敲,欣赏月下宴饮的雅致。
大海的波涛静止,白鹤栖息在月下的楼阁,这赢得了我晚年清闲的时光。
内心的情感谁能理解?只愿在梦中环绕在越王城下。
让我们共饮白玉美酒,以青丝为伴,在春夜里吟诗作乐。

注释

屑璐:晶莹的雪花。
镂金:精细雕刻的金属工艺。
水晶亭榭:如水晶般透明的亭台。
翠娇红冶:翠绿娇艳的花朵。
使君:对官员的尊称。
梁苑: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昔日繁华之地。
小梅:含苞待放的梅花。
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越王城:历史上的越国都城,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白玉青丝:形容美酒和秀发,象征美好时光。

鉴赏

这首宋词《探春慢·其二》是赵以夫的作品,描绘了冬日里四明除夜的景象。开篇“屑璐飘寒,镂金献巧”形象地展现了雪花纷飞、精致的金属装饰点缀着寒冷的冬夜,如同水晶般剔透的亭榭。接下来,“飞絮悠扬,散花零乱”描绘了雪花与飞絮交织的场景,比翠色娇嫩的红花更显得清新脱俗。

词人笔下的女子“粉艳嘻嘻道”,欢笑着将美传递给在场的人,尤其是“使君须也”,暗示着她的魅力吸引了在座的男士。词人自谦为“衰翁”,却仍怀旧时情怀,怀念梁苑(古代宫殿)的繁华岁月。

窗外的小梅含苞待放,仿佛有所羞涩,词人借“倩羯鼓尊前,慢敲轻打”的音乐节奏,营造出宁静而温馨的氛围。夜晚的鲸海和鹤楼增添了静谧的意象,诗人借此享受晚年清闲时光。

“心事知谁会,但梦绕、越王城下”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他的思绪飘向了遥远的越王城,充满了历史的感慨。最后,他与友人共醉于春夜,以“白玉青丝,且同醉吟”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共享。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的景色,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69)

赵以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 字:用父
  • 号:虚斋
  • 籍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生卒年:1189-1256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

梅共雪。著个玉人三绝。醉倒醉乡无宝屑。

照人些子月。催得花王先发。一曲阳春圆滑。

疑是嵬坡留锦袜。至今香未歇。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疏影.为意一侍郎赋

晴空漠漠。怪雪来底处,飘满篱落。

元是花神,管领春风,幽香忽遍林壑。

玉仙缓辔江城路,全不羡、扬州东阁。

似天教、瑶佩琼裾,荐与翠尊冰勺。

闻道儿童好语,丰年瑞覆斗,占取红萼。

驿使飞驰,羹鼎安排,速趁良辰行乐。

联镳一一清都客,也肯把、山翁同约。

醉归来、梦断西窗,怕听丽谯悲角。

形式: 词牌: 疏影

摸鱼儿.荷花归耕堂用时父韵

古城阴、一川新浸,天然尘外幽绝。

谁家幻出千机锦,疑是蕊仙云织。环燕席。

便纵有万花,此际无颜色。清风两腋。

炯玉树森前,碧筒满注,共作醉乡客。

长堤路,还忆西湖景物。游船曾点空碧。

当时总负凌云气,俯仰顿成今昔。愁易极。

更对景销凝,怅望天西北。归来日夕。

但展转无眠,风棂水馆,冷浸五更月。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暗香.为毅斋知院赋

冰花炯炯。记那回占断,春风鳌顶。

独抱寒香,得意西湖酒初醒。

为问玉堂富贵,争得似、山中深靓。

向岁晚,竹翠松苍,闲伴一枝冷。南浦,水万顷。

想月湿断矶,云弄疏影。粉英落尽。

孤鹤长鸣夜方永。

将见青青似豆,又迤逦、传黄风景。

听报道、催去也,再调玉鼎。

形式: 词牌: 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