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写怀

不厌清凉不附炎,平生疏懒近来添。

尘埃满匣常封砚,日影侵庭未捲帘。

京国云山如我瘦,家乡笋蕨为谁甜。

壮年作郡今宜免,老大那能共典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祁顺所作的《用韵写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疏离态度。

首联“不厌清凉不附炎,平生疏懒近来添。”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不喜热衷于权势名利(“不厌清凉”),也不愿追随世俗的潮流(“不附炎”),一生都保持着一种淡泊名利、疏远尘嚣的生活态度(“平生疏懒”)。近来,这种倾向更加明显(“近来添”)。

颔联“尘埃满匣常封砚,日影侵庭未捲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他的文房四宝(砚台、笔、墨、纸)被灰尘覆盖,说明他很少动笔写作;日影逐渐延伸到庭院,而他仍未卷起窗帘,暗示他很少外出活动,生活节奏缓慢,与世隔绝。

颈联“京国云山如我瘦,家乡笋蕨为谁甜。”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上。京城的云山仿佛映照出诗人的瘦削身影,家乡的竹笋和蕨菜似乎在呼唤着诗人的归心,但这些美好的事物似乎只为他人而存在,诗人却难以享受其中的乐趣。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尾联“壮年作郡今宜免,老大那能共典签。”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年轻时曾为官一任,如今看来,这样的经历或许可以避免;到了老年,再难与官场事务相提并论。这一句既是对过去官场生涯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的疏离,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收录诗词(530)

祁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柬丘阁老先生

岭海钟灵自昔闻,乾坤间气此氤氲。

九千里外生贤相,五百年来遇圣君。

人望伊周隆至治,天教濂洛振斯文。

牙签满架劳分借,抄诵无能叹白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其一)

林木萧骚万窍号,帝城秋色与天高。

一轮明月思千里,两鬓西风惊二毛。

道路几时能税驾,江山随处可挥毫。

邀朋共作新晴赏,怪得诗豪酒更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其二)

短笛寒砧近报秋,兴来频倚夕阳楼。

霜林落叶雨声急,石洞出云山气幽。

怀土仲宣多感慨,思莼张翰最风流。

侬家亦有耕渔乐,紫蟹肥时酒正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其三)

故人一别类参商,气序推迁暑又凉。

庭院雨馀梧减翠,园林霜后橘生香。

悲秋杜老空怀古,乞巧宗元欲凿方。

昨夜乡关频入梦,白云东望海天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