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祁顺所作的《用韵写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疏离态度。
首联“不厌清凉不附炎,平生疏懒近来添。”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不喜热衷于权势名利(“不厌清凉”),也不愿追随世俗的潮流(“不附炎”),一生都保持着一种淡泊名利、疏远尘嚣的生活态度(“平生疏懒”)。近来,这种倾向更加明显(“近来添”)。
颔联“尘埃满匣常封砚,日影侵庭未捲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他的文房四宝(砚台、笔、墨、纸)被灰尘覆盖,说明他很少动笔写作;日影逐渐延伸到庭院,而他仍未卷起窗帘,暗示他很少外出活动,生活节奏缓慢,与世隔绝。
颈联“京国云山如我瘦,家乡笋蕨为谁甜。”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上。京城的云山仿佛映照出诗人的瘦削身影,家乡的竹笋和蕨菜似乎在呼唤着诗人的归心,但这些美好的事物似乎只为他人而存在,诗人却难以享受其中的乐趣。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尾联“壮年作郡今宜免,老大那能共典签。”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年轻时曾为官一任,如今看来,这样的经历或许可以避免;到了老年,再难与官场事务相提并论。这一句既是对过去官场生涯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的疏离,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