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偈二首(其二)》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通过“息心无想成无记,有见还同有相存”两句,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佛教思想。首句“息心无想成无记”,意为摒弃杂念,内心宁静,达到一种忘却自我、超越物质的状态;“有见还同有相存”则指出即使在无我之境,仍需保持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观察。这两句诗揭示了修行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平衡,即在超脱与入世之间寻求和谐。
后两句“不尽普贤殊胜行,随方愿启一城门”,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应遵循普贤菩萨的教诲,以殊胜的行为实践佛法,同时强调了适应不同环境、开启智慧之门的重要性。这里“一城门”象征着通往觉悟的路径或方法,而“随方愿启”则表明了修行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智慧,不拘泥于形式,以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理念的探讨,展现了黄溍对于人生境界和修行道路的独特见解,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