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方先生过咏归亭二首(其一)

短棹相过莫便回,咏归亭上且低徊。

升堂拜母称觞后,隔竹呼童瀹茗来。

八尺驼尼分紫锦,一双蜡屐破苍苔。

空江草木虽摇落,犹有寒花带雨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叔方先生拜访咏归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情感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交融。首句“短棹相过莫便回”,以轻快的节奏开始,仿佛是两位友人乘着小舟,悠然自得地划向目的地,对即将到达的亭子充满期待,却又略带留恋,不愿立即返回,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咏归亭上且低徊”进一步渲染了到达亭后的场景,低徊二字不仅指人在亭中徘徊欣赏美景,也暗示了内心的沉思与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接下来,“升堂拜母称觞后,隔竹呼童瀹茗来”两句,将场景从室外转入室内,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在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叔方先生首先向长辈行礼敬酒,随后唤来儿童准备茶水,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家庭的和谐氛围。

“八尺驼尼分紫锦,一双蜡屐破苍苔”则转向对亭内装饰和环境的描写,通过“八尺驼尼”这一细节,可能是指亭内的某种装饰或陈设,与“紫锦”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色彩的丰富与层次感。而“一双蜡屐破苍苔”则描绘了踏在青苔上的木屐,既增添了生活气息,又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空江草木虽摇落,犹有寒花带雨开”收尾,将视线拉回到广阔的江面和周围的草木之上。尽管季节更迭,草木凋零,但仍有寒花开于雨中,象征着生命不息、希望常在的精神。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坚韧生命力的颂扬,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叔方先生与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6)

沈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约公元一三四o年前后在世)字仲说。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正二十年前后在世

  • 号:御斋
  • 籍贯:

相关古诗词

中酒杂诗四句五首(其一)

中酒如卧病,天寒露为霜。

东轩候朝旭,暴背屡移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中酒杂诗四句五首(其二)

江头风浪急,舟小力难胜。

一桨归来晚,长林月已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

中酒杂诗四句五首(其三)

太丘海岱士,肆情丘壑间。

《考槃》诗赋罢,采菊对南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中酒杂诗四句五首(其四)

岁闰寒酒薄,风回水自生。

杖藜随小步,极目大江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