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女作家吕碧城的《杂感十首》中的第十首,表达了诗人重返荒原旧地时的复杂情感。首句"荒原重到几经春"描绘了诗人多次回到这片曾经熟悉的荒原,时间流转,春去春回,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次句"烟柳斜陌百感频"通过烟柳和斜长的小路,渲染出一种怀旧而感伤的氛围,诗人的情绪随着景物的变化而起伏不定。
"壁上旧诗痕已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壁上题诗的日子,那些痕迹已经消失,象征着过去的时光不再,令人不禁心生惋惜。最后一句"那堪重忆写诗人"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曾经的自己——那个提笔写诗的人的追忆,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荒原为背景,通过描绘眼前之景和回忆中的旧事,展现了诗人对时光荏苒、人事如梦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