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秋夜

藤护颓垣石靠门,竹垆香穗篆馀熏。

醉来终夜不知雨,梦觉四山都是云。

半局棋枯僧入定,一声松响鹤离群。

缺权癞可风流尽,招隐归来有此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藤蔓缠绕着残破的墙垣,石阶靠着门口,竹制的火炉散发出篆刻字迹般的余香。
喝醉后整夜浑然不觉下雨,醒来时四周的山峦都被云雾缭绕。
半局残棋中,老僧入定般专注,松林间的一声响动,惊飞了群鹤。
即使缺了权势,生活也能风雅尽致,招隐归来的我,就在此处寻觅这样的乐趣。

注释

藤:攀爬植物。
颓垣:破败的墙。
石靠门:石头台阶靠近门。
篆馀熏:篆书图案的余香。
醉来:喝醉后。
终夜:整夜。
不知雨:浑然不觉下雨。
四山都是云:四周山峦被云雾笼罩。
半局棋:未完成的棋局。
枯僧:老僧。
入定:全神贯注。
鹤离群:鹤被惊飞。
缺权癞:失去权势的人。
风流尽:生活情趣盎然。
招隐:招引隐士。
此君:指此处的生活或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居幽静的僧侣生活图景。开篇“藤护颓垣石靠门,竹垆香穗篆馀熏”两句,通过藤蔓缠绕的老墙、倾泻而下的竹叶和古老的石门,以及竹子间散发出的幽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荒废的氛围。

接下来的“醉来终夜不知雨,梦觉四山都是云”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饮酒至醉,不知外面下起了雨,直到梦醒时分才发现周遭的高山皆被云雾笼罩。这不仅描绘了一场秋夜的意境,也隐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现实隔绝。

“半局棋枯僧入定,一声松响鹤离群”两句,则是对寺庙中和尚下棋、禅修的刻画,以及偶尔传来的一声松鼠跳跃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同时也描绘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

最后,“缺权癞可风流尽,招隐归来有此君”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某位朋友或知己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缺权癞”可能暗指一种不完美或者不被世俗看重的情形,而“风流尽”则是对这种情形的赞赏。而“招隐归来有此君”表明诗人期待着这位朋友回归,共同享受这份超脱尘世的清净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萧寺秋夜景色的描写,以及对僧侣生活和禅修状态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超然的一种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朋友的情谊之情,是一首充满禅意与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尽

雪尽孤峰瘦,家贫老梦寒。

春鞭双影动,岁节五更残。

努力三餐饭,滋身九转丹。

时危从道丧,不敢弃儒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雪销

红日行天熨绛绡,一番阳长便阴消。

青山又现本来面,瘦竹方伸久折腰。

枯沼暗通泉细细,晴檐忽听雨萧萧。

独怜点入吟翁鬓,费尽东风不肯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寒食后

寒具油乾火已新,流觞水暖酒初醺。

蔷薇半树花孤注,杜宇一声春二分。

薄晚草心先浥露,久晴山意欲生云。

老来尚费閒精力,自种窗前辟蠹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湖阴故人家

水痕落尽见晴沙,步入湖阴处士家。

梅一两花春尚小,雁三五字日初斜。

百年耆旧多思洛,五夜精魂半梦华。

珍重瑶琴莫轻拂,西风江上沸芦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