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梅君消得为高吟,素艳曾无媚世心。
粲粲墙隈自潇洒,江南到处有知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作品,题为《又和前韵十首(其一)》。诗中,诗人以梅花为对象,赞美其高洁的品质。"梅君消得为高吟",这里的“梅君”是对梅花的尊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孤傲清高的赞赏,"消得"二字则传达出梅花承受赞誉的能力。接着,诗人强调梅花“素艳曾无媚世心”,意指梅花不媚俗,保持了其纯洁的美,不迎合世俗。
"粲粲墙隈自潇洒",描绘了梅花在墙角处独自绽放,姿态优雅,自在地展现其风姿,"粲粲"形容梅花色彩鲜明,"墙隈"则突出了其环境的幽静。最后,诗人感慨“江南到处有知音”,暗示梅花的高雅得到了江南广大人们的理解和喜爱,寓意其品格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的高洁与独立,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知音的渴望。
不详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曾上云端款祝融,更临涛海揖清风。
于今又见张夫子,眼底纷纷一洗空。
榷酤谁云一切功,军储百万若为丰。
能令利入皆公上,从此深根得裕农。
稔恶偷儿喜探丸,迩来通夕寝何安。
铸顽自有金丹诀,何事区区柱后冠。
御吏何忧束湿难,如今门内已相安。
羔羊正使闲风化,他日翁归尚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