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秀两歧歌

九五飞龙起淮泗,瑞麦遥从宝鸡至。

当时和气致嘉祥,作颂者谁刘学士。

迩来七十有馀年,史策历书非一事。

麒麟在郊芝在庭,五谷资民乃为瑞。

四年春王三月朔,好风自南甘雨作。

大田沃野浙东西,尔亩我疆天宠渥。

桑阴碧浪自粼粼,垄上黄云何漠漠。

金茎翠旗光陆离,金粉飘香吹满畦。

扶风四穗尚望昨,渔阳两歧今见之。

儿童走报争先睹,父老传言喜欲舞。

绣衣柱史观风出,归见官僚笑相语。

皇天有意兆丰年,多黍穰穰复多稌。

我本嘉禾识字农,愿与王家作编户。

但令二税早输官,不愿閒身至官府。

时复作歌歌圣主,吁嗟刘郎不可逢,颂声洋洋美千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麦秀两歧歌》由明代诗人沈槩所作,描绘了明朝时期丰收景象的生动画面。诗中以“九五飞龙起淮泗”开篇,寓意国家繁荣昌盛,接着描述了瑞麦从宝鸡远道而来,象征着吉祥与祥瑞。随后,诗人通过“迩来七十有馀年”这一句,回顾了时间的流逝,强调了历史的变迁。

诗的主体部分,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春日里的好风、甘雨以及田野间的景象:“大田沃野浙东西,尔亩我疆天宠渥。”这句诗形象地展现了大地的肥沃与自然的恩赐。接着,诗人通过“桑阴碧浪自粼粼,垄上黄云何漠漠”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进一步渲染了丰收的喜悦。

“金茎翠旗光陆离,金粉飘香吹满畦”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动态的意象,将丰收的景象推向高潮。最后,诗人通过“扶风四穗尚望昨,渔阳两歧今见之”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实际收获的喜悦,同时通过“儿童走报争先睹,父老传言喜欲舞”描绘了人们欢庆丰收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识字农”的身份,希望与国家一同分享丰收的喜悦,并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求能按时缴纳税赋,而不愿过多地涉足官府事务。最后,诗人以“时复作歌歌圣主,吁嗟刘郎不可逢,颂声洋洋美千古”结束,表达了对君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遇到像刘禹锡这样的伟大诗人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6)

沈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

一片会心景,萧然落画中。

远峰低度鸟,流水静归篷。

桥偃疑分月,林疏不碍风。

谁能来此地,尊酒故人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秋兴

柴门本与林壑旧,城市夜来清梦稀。

香粳入户鸡蟹贱,新酒出篘螺蛤肥。

天风轻吹野水碧,江月欲上寒云飞。

深闺暮砧不知急,布帛随分堪为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陈贤良祠

当年秋气薄浮云,一疏清风万古闻。

可是星江无白犊,故园归计尚劳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题画

自剪烟绡写钓竿,孤舟一叶楚江湾。

凉风捲尽秋云去,饱看黄陵数点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