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初伏前一夕大雨

雨来夜早晚,梦断惊所向。

鼓鼙声后先,龙蛇势下上。

奈此老屋何,诗书果何当。

幸矣托皇州,高枕得无恙。

瑞物日纷纭,岂我独飘荡。

兴言反山楹,羸思辄以张。

疏泉到云根,松竹青益放。

胡不返柴车,于焉事郁怏。

平生知顾行,短发增惆怅。

明朝入初伏,金火两无恙。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庚子年初伏前夕经历的一场大雨后的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绪。

首句“雨来夜早晚,梦断惊所向”,描绘了夜晚突然降下的大雨,打断了诗人的梦境,使他感到困惑和不安。接着,“鼓鼙声后先,龙蛇势下上”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雨声比作战鼓,形象地表现了雨势的猛烈,同时又以龙蛇的动态描绘雨滴的上下翻腾,生动地展现了雨景的壮观。

“奈此老屋何,诗书果何当”表达了诗人对老屋在大雨中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书籍的珍视之情。接下来,“幸矣托皇州,高枕得无恙”一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庆幸之情,庆幸自己身处繁华的京城,得以安然度过这场大雨。

“瑞物日纷纭,岂我独飘荡”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认为美好的事物每天都在发生,而不仅仅是自己在漂泊。最后,“兴言反山楹,羸思辄以张。疏泉到云根,松竹青益放”几句,描述了诗人回到山居之处,看到泉水从云根流出,松竹更加青翠,内心得到了某种慰藉。

“胡不返柴车,于焉事郁怏”表达了诗人对回归山林生活的向往,但又因某些原因未能如愿,心中不免有些郁郁不乐。“平生知顾行,短发增惆怅”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

最后一句“明朝入初伏,金火两无恙”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初伏的炎热也即将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充满了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雨及其引发的情感波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江子我卧病谢予相过之作

弃妇不言贫,孤儿不知病。

美疹亦何有,衰莲披绿净。

大易疾无妄,要且观情性。

我来自山中,非征亦非聘。

但恨清风薄,安识皇都盛。

况闻药艾攻,之子骇观听。

策羸七里湾,忧醉岂易醒。

今兹早尝馔,高人能自胜。

不废五字吟,久与金石称。

我老言亦衰,同鸣不相应。

形式: 古风

以李约交游晚岁重为韵作五绝句别韩二十七(其五)

少贵别离轻,老贱别离重。

后日君亦老,我发亦种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肿]韵

蓬莱仙

我是蓬莱山上客,暂到人间管春色。

谢家池馆纵吟魂,卓氏酒炉迷醉魄。

人间春色将奈何,潋潋滟滟浓如波。

归来说与秦王女,麻姑偷去唱为歌。

形式: 古风

屈原石板上见圆机题诗因和之

门掩自閒閒,樽空宁薄薄。

妙语知杜美,刚肠识雷恶。

饶花人岂贫,多竹地不薄。

最道长官难,只愁里胥恶。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