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翠葆摇新竹。正榴花、枝头叶底,斗红争绿。

谁在纱窗停针线,闲理竹西旧曲。

又还是、兰汤新浴。

手弄合欢双彩索,笑偎人、福寿低相祝。

金凤亸,艾花矗。龙舟噀水飞相逐。

记当年、怀沙旧恨,至今遗俗。

雨过平芜浮天阔,画艗凌波尽簇。

沸十里、笙歌声续。

好是蟾钩随归棹,任欢呼、船重成颓玉。

犹未忍,罩银烛。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翠绿的叶片在新竹上摇曳,石榴花开得正艳,红绿相间,竞相斗艳。
不知是谁在纱窗边停下手中的针线,悠闲地整理着竹西的老歌。
刚刚洗完兰汤的新浴,身心清爽。
手中把玩着合欢双色绳索,笑着向人祝福幸福长寿。
金凤垂落,艾草挺立,龙舟喷水追逐,热闹非凡。
想起当年屈原投江的旧事,这样的习俗至今仍在延续。
雨后草地开阔,画船如箭破浪前行。
十里之外笙歌连绵,月光下归航的人们欢呼庆祝。
最妙的是明月挂在船头,任凭船身沉醉于欢乐中。
还不忍心熄灭银烛,灯火通明,夜色更浓。

注释

翠葆:翠绿的叶片。
榴花:石榴花。
纱窗:薄纱制成的窗户。
兰汤:兰花香的洗澡水。
合欢:象征夫妻和睦的植物。
艾花:端午节常用的艾草。
龙舟:端午赛龙舟的传统活动。
怀沙:指屈原投江自尽。
画艗:装饰华丽的船只。
蟾钩:月亮的别称。
船重成颓玉:形容船因载物过多而倾斜。
银烛:银白色的蜡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图景。开篇“翠葆摇新竹”即勾勒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正榴花、枝头叶底,斗红争绿”则是对春色竞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长与竞争的活力。

诗人随后转入室内,“谁在纱窗停针线,闲理竹西旧曲”,这里透露出一位女子在窗前缝制衣物,同时回忆着往昔的乐章,这不仅展示了女性生活的一角,也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又还是、兰汤新浴”一句,描写的是一种清新的洗涤和准备,紧接着“手弄合欢双彩索,笑偎人、福寿低相祝”的场景,则是婚礼前的喜悦氛围,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祝愿。

接下来的“金凤亸,艾花矗。龙舟噀水飞相逐”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龙舟竞渡图,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活动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集体生活和节庆氛围的喜爱。

“记当年、怀沙旧恨,至今遗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某些不快经历的回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影响到今天的习俗。然而,这种回忆并没有阻碍诗人的乐观情绪,因为随后“雨过平芜浮天阔,画艗凌波尽簇”展现了雨后的清新景色和船只在水面上的活跃。

最终,“沸十里、笙歌声续。好是蟾钩随归棹,任欢呼、船重成颓玉”则是一幅集市生活与自然美景为一体的画面,诗人对这种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表示了赞赏。而“犹未忍,罩银烛”则是夜晚时分,对过去美好时光依然不忍释怀,而选择用灯火来延续这一情感。

总体来说,此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节奏,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乐的春日世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37)

刘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以诖误谪居三山三十年。性恬淡,士大夫皆贤之。工诗词,尤长于诗,明白清润,为时所推。有《随如百咏》

  • 字:叔安
  • 号:随如
  • 籍贯:宋广州南海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题王守西湖书院

云淡天垂野。望晴郊、疏烟半卷,断虹低跨。

老树连阴藏远景,十里湖光照夜。

看不尽、真山图画。

春满轩窗无著处,更银蟾、冷浸鸳鸯瓦。

人共境,转幽雅。文章太守归来也。

似当年、和靖风流,小孤山下。

问讯佩兰餐菊友,曾约梅兄入社。

待付与、竹臞陶写。

尘外闲寻行乐地,任傍人、歌舞喧台榭。

诗世界,有王谢。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浣溪沙.丁亥饯元宵

帘幕收灯断续红。歌台人散彩云空。

夜寒归路噤鱼龙。

宿醉未消花市月,芳心已逐柳塘风。

丁宁莺燕莫匆匆。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清平乐.赵围避暑

柳阴庭院。帘约风前燕。著雨荷花红半敛。

消得盈盈绿扇。竹光野色生寒。玉纤雪藕冰盘。

长记酒醒人静,暗香吹月栏干。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感皇恩.寿赵路公八十

八十最风流,那谁不喜。况是精神可人意。

太公当日,未必荣华如此。儿孙列两行,莱衣戏。

好景良辰,满堂和气。唱个新词管教美。

愿同彭祖,尚有八百来岁。十分才一分,那里暨。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