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首句"两岸春山中有溪",展现了春日山色与溪流相映成趣的景致。接着的"圩田雨足罢耕犁",写出了雨后农田湿润,农事暂歇的生动场景。
诗人通过"镜中每对青丫髻,树里时闻白画眉",运用比喻手法,将溪流比作镜子,映照着女子的青丝发髻,又借鸟鸣声来衬托环境的静谧,白画眉的叫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
"撑小艇,泛清漪",描绘了舟行水面,荡漾起一圈圈涟漪的动态画面,增添了诗的趣味性。"秦人洞口白云迷"则引入了神秘的洞穴和飘渺的云雾,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二千年后溪边水,照出桃花似旧时"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溪水依旧,但人事已非,唯有桃花依旧鲜艳如昔,给人以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樊增祥对中国传统山水田园诗的独到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