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一)徐俟斋画山水屏题词

两岸春山中有溪。圩田雨足罢耕犁。

镜中每对青丫髻,树里时闻白画眉。

撑小艇,泛清漪。秦人洞口白云迷。

二千年后溪边水,照出桃花似旧时。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首句"两岸春山中有溪",展现了春日山色与溪流相映成趣的景致。接着的"圩田雨足罢耕犁",写出了雨后农田湿润,农事暂歇的生动场景。

诗人通过"镜中每对青丫髻,树里时闻白画眉",运用比喻手法,将溪流比作镜子,映照着女子的青丝发髻,又借鸟鸣声来衬托环境的静谧,白画眉的叫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

"撑小艇,泛清漪",描绘了舟行水面,荡漾起一圈圈涟漪的动态画面,增添了诗的趣味性。"秦人洞口白云迷"则引入了神秘的洞穴和飘渺的云雾,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二千年后溪边水,照出桃花似旧时"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溪水依旧,但人事已非,唯有桃花依旧鲜艳如昔,给人以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樊增祥对中国传统山水田园诗的独到理解和传承。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二)

大好楼台欲住难。暂寻幽事画桥边。

树含龙井明前雨,帆带潇湘转处烟。

寻药去,采芝还。水天闲话鬓丝寒。

归来拣得松针笔,细写溪南数朵山。

形式:

鹧鸪天(其三)

南浦销魂第一程。萋萋芳草怨西征。

烟鬟送客参差出,春水如愁日夜生。

芳雨歇,绮云平。莫将兰桨击空明。

烟波可是明妃面,费尽丹青貌不成。

形式:

鹧鸪天(其四)

谁写渔梁落照痕。乱鸦疏处见烟村。

数家桑柘临溪水,一棹桃花访故人。

樵唱远,梵钟闻。亭亭一塔倚松云。

时人若问庞居士,石壁烟萝是鹿门。

形式:

鹧鸪天(其五)

罨画溪山玉不如。安排庭榭待潜夫。

捣辛好佐双弓米,放子初成二寸鱼。

临水畔,种双梧。偶然一叶下阶除。

奚童净扫南檐地,叩齿焚香读道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