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次湘佩鹊

春阴乍合云偏散。幽窗更觉愁人倦。辜负看花天。

黄尘杂柳烟。三分春正好。弱絮黏芳草。

难熨小眉痕。相怜镜里人。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次湘佩鹊》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春日阴云散去后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淡淡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首句“春阴乍合云偏散”,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天气的变化,春日的阴云忽然聚拢又渐渐散去,营造出一种既期待又稍感失落的氛围。接着,“幽窗更觉愁人倦”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略显忧郁的空间,窗外的景色虽美,却难以驱散内心的疲惫与愁绪,反倒是增添了几分倦意。

“辜负看花天”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之情。春日正是赏花的好时节,然而此刻的心境却无法全身心地享受这份美好,仿佛是对大自然馈赠的一种辜负。

“黄尘杂柳烟”描绘了一幅春日特有的景象,黄土与柳烟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迷茫与混沌。

“三分春正好”一句,转折中透露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尽管此时正值春日,但内心的感受却是复杂而矛盾的,既有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弱絮黏芳草”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柔美与细腻,弱柳轻絮轻轻依附在芳草之上,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喻了人物情感的细腻与脆弱。

“难熨小眉痕”则直接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愁苦与无奈,即便是再温柔的春风也无法抚平眉间的忧愁,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难以排解。

最后,“相怜镜里人”一句,以镜中的自我为视角,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在镜子中看到的不仅是自己的容颜,更是内心深处的自我反思与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既有对外在世界的描绘,也有对内在情感的细腻捕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海棠倦倚东风重。梨花共结同心梦。阶下自徘徊。

苔侵金缕鞋。春光深几许。共坐花前语。

风动柳毵毵。花酣酒亦酣。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金缕曲.题吴淑芳夫人霜柏慈筠图

妙手传神似。画图中、雍雍肃肃,端方容止。

自是君身有仙骨,福慧双修如此。

堪称得、扫眉才子。

先世延陵遵古训,守诗书礼乐司中馈。

甘淡泊,厌罗绮。虚堂把卷双鬟侍。

对芳塘、一泓澄碧,轻阴满地。

此际身心清凉甚,兀坐嗒然隐几。

数十载、辛勤非易。

霜柏慈筠同苦节,感仙人降笔分明示。

传佳话,重乡里。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虞美人.雨中答湘佩

秋来比似春时瘦。空度如年昼。喓喓虫语报西风。

早又银床一叶、落梧桐。经旬霪雨难寻胜。

积水连花径。苔痕草色映罗襟。

时有竹梢相触、似鸣琴。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醉花阴.咏蝶

淡绿轻红春日暖。落瓣随风卷。

蝶阵趁飞花,欲绣翩翩,抽尽春蚕茧。

滕王旧稿晴窗展。住住飞飞缓。

花底作生涯,心醉群芳,生受东君管。

形式: 词牌: 醉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