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蝉八绝句(其三)

渠与斜阳有底雠,千冤万恨诉清秋。

更从谁子做头抵,只放斜阳不落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他与夕阳究竟有何冤仇,堆积了千万的哀怨在秋天倾诉。
又有谁能替它抵挡,只让夕阳永不落下。

注释

渠: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事物。
斜阳:夕阳。
有底雠: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
千冤万恨:无数的冤屈和仇恨。
诉清秋:在秋天倾诉。
谁子:疑问词,指代某人。
做头抵:作为抵挡者。
只放:只让。
斜阳不落休:夕阳永不落下。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听蝉八绝句(其三)》。诗中通过对斜阳秋光与清音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感寄托。

"渠与斜阳有底雠":这里的“渠”指的是小溪,"斜阳"则是秋天倾斜的阳光。"底雠"形容水中的倒影,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日溪边景象,透露出诗人对静谧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千冤万恨诉清秋":诗人将自己的忧愁与不满寄托在这宁静而又明朗的秋天中。这里的“千冤万恨”隐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是对世事的感慨,也可能是个人情感上的波折。

"更从谁子做头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听蝉鸣声时的心境。"更从"意味着继续探寻,"谁子"暗指蝉的儿女,这里的“作头抵”则是形容蝉鸣声如同在耳边不断回响。

"只放斜阳不落休":诗人享受着这斜阳下的时光,不忍心让它迅速流逝。这里的“只放”表达了一种珍惜、一种不舍的感情,诗人希望时间能够暂停,让自己更久地沉浸在这样的美好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邃情怀。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听蝉八绝句(其八)

罪过渠侬商略秋,从朝至暮不曾休。

莫嫌入夜还休去,自有寒蛩替说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听蝉八绝句(其五)

说露谈风有典章,咏秋吟夏入宫商。

蝉声无一些烦恼,自是愁人枉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听蝉八绝句(其一)

披襟散发晚风清,细细孤斟缓缓行。

道是江东官事冗,绿杨阴里听蝉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听蝉八绝句(其四)

一壳空空纸样轻,风前却有许多声。

叫来叫去浑无事,叫到诗人白发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