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虽是丹青物,沈吟亦可伤。
君誇鹰眼疾,我悯兔心忙。
岂动骚人兴,惟增猎客狂。
鲛绡百馀尺,争及制衣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猎兔图画,通过对比鹰与兔的性格,表达了诗人对于猎取生活的感慨。"丹青物"指的是用红蓝颜料绘制的画作,"沈吟亦可伤"则显示了诗人在欣赏美丽画面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故事。
"君誇鹰眼疾,我悯兔心忙"一句中,"君"指代鹰,"我"指代兔。鹰以其敏锐的眼睛捕食,而兔则是因为恐惧而慌张。这两者的对比,不仅突出了猎物与被猎者的生存状态,更隐喻了强者与弱者的关系。
"岂动骚人兴,惟增猎客狂"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猎取行为的反思。"骚人"指的是古代文人墨客,他们常因猎取生活而激发豪情壮志,但在这里,诗人却认为这只会让猎人的激情变得更加狂热。
最后两句"鲛绡百馀尺,争及制衣裳"则形象地描绘了画中猎物的场景。"鲛绡"指的是猎取到的动物皮毛,这里的"百馀尺"形容数量之多,而这些猎物最终被用来制作衣物,满足人们对奢侈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场景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人文关怀。
不详
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万山岚霭簇洋城,数处禅斋尽有名。
古柏八株堆翠色,灵泉一派逗寒声。
暂游颇爱闲滋味,久住翻嫌俗性情。
珍重支公每相勉,我于儒行也修行。
白芷汀寒立鹭鸶,蘋风轻剪浪花时。
烟幂幂,日迟迟,香引芙蓉惹钓丝。
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
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柘枝名。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
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
梦断锦帏空悄悄,彊起愁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