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舟中残月

芙蓉湖畔,点点喧津鼓。

何处是归程,轻鸥外、一声柔橹。

香销酒薄,早是不成眠,怪好月,故相撩,枕畔时来去。

方晖圆景,摇曳纷无数。

风勒水声寒,又激起、吴歈凄楚。

夜长梦短,此意有谁知,算只有,广寒人,知我伤心处。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鉴赏

这首《蓦山溪·舟中残月》描绘了一幅舟行湖上,月挂天边的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舟中人的孤独与思绪。

首先,“芙蓉湖畔,点点喧津鼓”,开篇即以“芙蓉湖”点明地点,湖面波光粼粼,仿佛点缀着点点灯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喧津鼓”则暗示了湖畔的热闹与繁忙,与后文的孤寂形成对比。

接着,“何处是归程,轻鸥外、一声柔橹”,诗人借轻鸥与柔橹之声,表达了对归途的追寻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轻鸥在远处飞翔,柔橹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它们共同构成了舟行的背景音乐,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香销酒薄,早是不成眠,怪好月,故相撩,枕畔时来去。”这一句通过“香销酒薄”描绘了舟中人的疲惫与无奈,即使饮酒也无法驱散心中的愁绪,只能在月光的陪伴下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月光似乎故意撩拨着他的心绪,时隐时现,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寞。

“方晖圆景,摇曳纷无数。风勒水声寒,又激起、吴歈凄楚。”这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湖面景象,方方的月影在水中摇曳生姿,无数光影交织,美不胜收。然而,一阵风吹过,不仅带来了寒冷,也激起了吴歈(古代的一种乐曲)的凄楚旋律,将这份美景中的哀愁渲染得更加深刻。

最后,“夜长梦短,此意有谁知,算只有,广寒人,知我伤心处。”诗人感叹夜晚漫长而梦境短暂,心中所思所感,又有谁能理解呢?或许只有广寒宫中的仙人才能知晓他内心的伤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无人理解的孤独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舟中人在夜晚的孤独与思绪,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元夕

千门万户,听踏歌声遍。

一派笙箫暗尘远,有麝兰通气,罗绮如云,香过处,隐隐红帘尽捲。

闲行南北曲,玉醉花嫣,争簇天街闺蛾转。

更谁家艳质,灯火阑干,蓦地里、夜深重见。

向皓月光中费疑猜,不道是今宵,广寒人现。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法曲献仙音.九日扬州寓舍得饯大幼日秋试捷音作此却寄

黄入宫槐,香分月桂,仙宴鹿鸣初举。

江上峰青,曲中人远,传遍湘灵佳句。

锦笺遥,芳信速,早到竹西路。登高处。

忆当日、篝灯深语。西窗下、樽酒论文几度。

綵笔掣青霜,不加点、赋成鹦鹉。

共说钱郎,好添修、龙楼凤宇。

问少年同学,若个才情如许。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满江红.和悔庵生日自题小影韵(其一)

解组归来,便黄绮、欣然相许。

休重问、屈生詹尹,贾生季主。

酒后擘笺霏艳雪,花间量屐粘香雨。

待縠巾、葛帔老溪山,招寻处。绛灌在,堪谁与。

羲皇远,还空伫。向歌楼乞食,讲筵高踞。

右北平中埋羽箭,吴东门下沉箫鼓。

但短衣、匹马尽馀年,无他语。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和悔庵生日自题小影韵(其二)

谁传先生,须记取、门前五柳。

问何人、素心晨夕,村童邻叟。

世上沧桑才转瞬,梦中金紫难回首。

看当时、花月满姑胥,今存否。也不羡,柔荑手。

也不慕,樱桃口。只萧然偕隐,鸿妻莱妇。

松节且挥高士麈,竹林试醉贤人酒。

任黄金、斗印绾通侯,功人狗。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