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

尘拥妆台,翠闲歌扇,金井碧梧风陨。

听豆虫声小,伴寂寞、冷逼莓墙苍润。

料凄凉宋玉,悲秋恨、此际怎忍。

莲塘风露,渐入粉艳,红衣落尽。勾引。

记舞歇弓弯,几度柳围花阵。

酒薄愁浓,霞腮泪渍,月眉香晕。

空对秦镜尚缺,暗结回肠寸。

念纤腰柔弱,都为相如瘦损。

形式: 词牌: 丁香结

翻译

灰尘覆盖着妆台,绿色的帷扇闲置,金井旁的碧绿梧桐在秋风中凋零。
听着豆虫微小的鸣叫,伴随着寂静和冷意,莓苔斑驳的墙壁显得更加苍老湿润。
想那宋玉凄凉,面对秋天的哀愁,在此刻怎能忍受。
莲塘上空,清风带着露水,逐渐浸湿了粉色的花朵,花瓣纷纷飘落。
回忆起舞曲停歇,曾有多少次在柳树花丛间环绕。
酒虽淡却愁更浓,脸颊上泪痕斑驳,月牙般的眉毛上晕染着香气。
空对着破损的秦镜,心中思绪万千,愁肠百结。
思念那纤细的腰肢,只因像司马相如般消瘦了许多。

注释

尘拥:灰尘堆积。
翠闲:绿色的帷扇闲置。
金井:富贵人家的井。
悲秋:秋天引发的悲伤情绪。
莲塘:莲花池塘。
酒薄:酒味淡薄。
秦镜:古代象征明镜的典故,此处指镜子。
相如: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丁香结》,作者陈允平是宋代词人。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以尘土覆盖的妆台和闲置的翠色歌扇开篇,描绘出一幅寂静而略带凄清的画面,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落寞。金井边的碧梧落叶,增添了秋意,豆虫的微鸣更显得环境的冷寂。

接着,诗人借用了宋玉悲秋的典故,表达了主人公对季节变迁的哀伤,以及在这样的时刻难以承受的情感。莲塘的风露逐渐浸湿了粉色的花朵,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凋零,红衣落尽,寓意着青春的消逝。

下片回忆起往昔欢愉时光,舞宴中的热闹场景与如今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酒杯中的愁绪与美丽的容颜上的泪痕、香晕交织,展现出主人公内心的苦涩与哀愁。对着残缺的秦镜,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思念和痛苦无法排解,只能默默承受。

最后,诗人提及主人公因思念而消瘦,纤腰柔弱,这可能是对心爱之人离去的深切怀念,也暗示了爱情的付出和牺牲。整体来看,《丁香结》是一首抒发离别之痛、岁月流转之感的婉约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代蔡泉使寿丁丞相

帘垂鸱尾阁,桂花风、天香满黄扉。

向郁罗霄汉,朝回金阙,心运璇玑。

一点元台初度,八表共清辉。

紫塞烟尘静,捷羽东飞。

此际钱塘江上,爱月仍夜色,潮正秋期。

想波仙冰妹,同日宴瑶池。

报龙楼、玉音宣劝,赐紫金、杯泛日中葵。

庆千秋,醉长生酒,歌太平诗。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曲院风荷

放船杨柳下,听鸣蝉、薰风小新堤。

正烟荭露蓼,飞尘酿玉,第五桥西。

遥认青罗盖底,宫女夜游池。

谁在鸳鸯浦,独棹玻璃。

一片天机云锦,见凌波碧翠,照日胭脂。

是西湖西子,晴抹雨妆时。

便相将无情秋思,向菰蒲深处落红衣。

醺醺里,半篙香梦,月转星移。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寿蔡泉宪

两台帘对卷,燕芹香、风花近清明。

望春弥柳际,流红水布,暖縠天晴。

谁信闲襟似水,时忆语溪耕。

襟抱番江阔,云远波平。

静昼轻挥玉麈,见春扉草绿,暮冶烟青。

问清华姓字,几度录虬屏。

看西湖、一汀鸳鹭,正晓风、残月两三星。

早归来,赴花鱼宴,宫树闻莺。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宝妆.秋宵有感

望远秋平。初过雨、微茫水满烟汀。

乱荭疏柳,犹带数点残萤。

待月重帘谁共倚,信鸿断续两三声。

夜如何,顿凉骤觉,纨扇无情。

还思骖鸾素约,念凤箫雁瑟,取次尘生。

旧日潘郎,双鬓半已星星。

琴心锦意暗懒,又争奈、西风吹恨醒。

屏山冷,怕梦魂、飞度蓝桥不成。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