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因积雨不赴登高感怀之作

摇落频惊节候催,况无霁色可衔杯。

忧时祗有愁霖唱,对景何心九日台。

雁向霜前难听远,花从开后未归来。

田家禾黍今何似,莫上高城极目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棻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因连绵阴雨未能登高而感怀所作。诗中以秋日之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节更替、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联“摇落频惊节候催,况无霁色可衔杯”,描绘了秋风落叶,季节更迭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伤感。诗人本欲借酒消愁,却因天气不佳而无法实现,进一步凸显了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颔联“忧时祗有愁霖唱,对景何心九日台”,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在这样的时节,诗人只能通过吟唱来表达对时局的忧虑,面对美景也提不起兴致,体现了诗人情感的沉重与复杂。

颈联“雁向霜前难听远,花从开后未归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南飞的大雁和未归的花朵,暗喻了远方的游子和失去的亲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

尾联“田家禾黍今何似,莫上高城极目哀”,将视角转向民间,关心起农人收成的情况,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不愿再登高远望,以免看到更多人间悲苦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38)

沈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署中柳

垂来舞袖已蹁跹,因忆青青长客边。

几树笼烟斜月夜,半帘卧阁夕阳天。

归思久逐陶潜赋,老去空怀张绪年。

今日春城憔悴甚,何当葱茜日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遂平道中

当时揽辔已成芜,极目蒿蓬更问途。

三户残黎归业否,六条法吏尽心无。

月高茅店闻鸡少,人去荒原断雁孤。

亦自勤勤思抚字,自惭拙笔未能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申阳感事

荒城已分一枝安,何意还驱征马看。

本是盛朝新制节,犹传宪府旧旌干。

停杯客里知谁问,行路人间觉更难。

多少巢由车下拜,青衫几湿不堪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信阳寓何翀六书斋

几度停轩旧此亭,疏帘清簟夏还经。

不辞爱竹王猷看,遂有新诗水部听。

夜色閒来惟小树,春风散后自流萤。

物华是处须当赏,烟月何心老客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