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影云拖地,夜痕似水,月色如银。
约邻女,瓣香卜紫姑神。
黄昏,环肥燕瘦惊鸿影,满院钗裙。
侬心事,想柔情欲诉,细语难闻!
温存,满庭瓜果,酹向花下芳魂问。
今生薄命,未卜他生?
丫鬟,春风料峭空庭外,犹怯衣单。
送神去,且呼姊妹,灰纸齐焚。
这首《临江仙引·春宵》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许南英所作,描绘了一幅春夜月下闺中女子与邻女共度佳节的情景。词的开篇以花影、夜色和月光为背景,营造出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花影云拖地,夜痕似水,月色如银",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庭院,花影婆娑,如同云彩般轻柔地铺在地上,夜晚的痕迹像流水般宁静。
接着,词人通过"约邻女,瓣香卜紫姑神",展现了女子们在月夜进行占卜,祈求紫姑神的庇佑,寄托着对未知命运的期待和对生活的虔诚。"环肥燕瘦惊鸿影,满院钗裙",则描绘了女子们身姿各异,如同环佩丰满的燕子和轻盈的鸿雁,满院的繁华热闹。
"侬心事,想柔情欲诉,细语难闻",表达了词中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想要倾诉却难以启齿,透露出一种含蓄的哀愁。"温存,满庭瓜果,酹向花下芳魂问",女子以瓜果祭奠,向花下的幽魂寻求答案,反映出她对命运的深深忧虑。
最后,词以丫鬟在春风中感到寒冷,以及姐妹们焚烧灰纸送神的场景收尾,暗示了生活的无常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了女性在春宵之夜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境。
不详
蓼岸蘋汀,绿水外,数间茅屋。
斜阳小,茫茫暮霭,乱山古木。
似是耕烟得意笔,又疑米老惬心作。
想化工,笔墨已云烟,巧生熟。笔未到,神已足。
真墨宝,出书簏。披图游遍了,胸中丘壑。
妙手荆关今已杳,三王以后无人续。
信平生,品画眼无花,真奇福!
冰簟冷银床,残灯暗不光。秋宵祗为一人长。
十二栏干都倚遍,心忐忑,怯空房。
明月照流黄,清宵泪数行。酷相思,滋味偏尝。
记曲欲拈红豆子,懒搜索,紫罗囊!
红杏枝头春闹,景阳楼上钟撞。
晓日天门排玉笋,赞引词臣上玉堂,传胪姓字香。
昨日敝裘行路,今朝衣锦还乡。
闾面状头差一著,还是才人惜豫章,八闽天破荒。
寒。日暮高楼独倚栏。风习习,犹自怯衣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