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华吉甫明经

鱼檄才传身已危,英魂烈骨任披离!

「华夷」两字书生辨,节义千秋史氏知。

逝去玉楼堪作赋,投来铁匣尚留诗。

更闻锻鍊神偏壮,慷慨如歌「易水」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遗民张煌言悼念华吉甫明经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首句“鱼檄才传身已危”,暗示华吉甫在传递重要消息时遭遇危险,显示出其忠诚与勇敢。次句“英魂烈骨任披离”赞扬了他坚毅不屈的精神。

“华夷”二字,体现了华吉甫对于民族大义的清晰认知,他以书生的身份辨别是非,坚守节义,这种精神被后世史家铭记。“逝去玉楼堪作赋”表达了对华吉甫文采风流的怀念,即使他已经离世,他的才华仍能激发诗篇。“投来铁匣尚留诗”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困境中仍不忘诗书,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最后两句“更闻锻鍊神偏壮,慷慨如歌‘易水’辞”借用荆轲刺秦的典故,形容华吉甫在艰难时刻展现出的豪情壮志,如同易水边慷慨悲歌,令人动容。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敬意的挽诗,展现了诗人对华吉甫高尚人格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挽董若思明经

昨夜贪狼照越军,早嗟玉折与兰焚。

孤臣错拟清河客,力士空求沧海君!

函谷丸泥封未得,丰城剑气杳难分。

悲歌不独为姻娅,雁影遥天奈失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答古虞伪令

汉帜年来半壁标,何期贤令赋同袍。

睢阳自昔犹瞠目,彭泽于今暂折腰。

好为家声看魏笏,还将国耻问苏旄!

龙荒多少江南客,老皱胡颜说北朝!

形式: 七言律诗

余自丙戌蹈海,奉违家君定省已四载矣。兹待罪军次,每一念至,为之黯然(其一)

猎火年年急羽书,飘零子舍竟何如!

不因阃外惊投袂,那见庭前叹绝裾!

燕语空梁泥自落,鹃啼细柳血应枯。

遥知今夜关山月,独照龙钟人倚闾。

形式: 七言律诗

余自丙戌蹈海,奉违家君定省已四载矣。兹待罪军次,每一念至,为之黯然(其二)

铁衣何事换斑衣,朔雪炎风归未归。

莫慰兕觥娱昼锦,聊凭龙盾报春晖。

停云转悔辞家易,夹日还惭报国微!

记得青箱多旧训,丹心玄发敢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