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远

横障瀰漫恃此丘,长江东骛转湍流。

波间去海无多里,沙际铺淮辄数州。

风势起花山郭暗,潮声侵树野田浮。

无由望彻苍茫外,回首斜阳总是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横阻的障碍弥漫在这座丘陵,长江向东疾驰,水流变得湍急。
海浪之间距离陆地并不遥远,沙滩边缘的淮河两岸绵延数州。
风吹过花山,城郭变得昏暗,潮水涌动,漫过田野和树木。
无法望向远方那苍茫的天际,只能回头,夕阳下满是忧愁。

注释

横障:形容阻碍众多。
瀰漫:遍布、充满。
恃:依靠。
丘:小山丘。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东骛:向东疾驰。
湍流:急流。
波间:海浪之间。
去海:离海。
沙际:沙滩边。
铺淮:淮河两岸。
风势:风的力量。
花山郭:有花的山城。
潮声:潮汐的声音。
野田:野外的田地。
无由:无法。
望彻:望向远方。
苍茫:辽阔而迷茫。
回首:回头看。
斜阳:落日。
总是:总是。
愁:忧愁。

鉴赏

这首诗名为《浮远》,是宋代诗人周弼所作。诗中描绘了江河壮丽而辽阔的景象,以"横障瀰漫恃此丘"开篇,强调了丘陵的屏障作用,暗示了长江的浩渺。接下来的"长江东骛转湍流",形象地展现了长江水势汹涌,向东疾驰的动态画面。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江水与海洋的距离并不遥远,"波间去海无多里",以及沙滩与淮河相连的广阔区域,"沙际铺淮辄数州",这些都显现出江河的壮阔和地理的壮观。

"风势起花山郭暗,潮声侵树野田浮",通过描绘风起云涌、潮水拍打岸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氛围。最后,诗人感慨无法望穿这茫茫江面,只能在"回首斜阳总是愁"中结束,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江的雄浑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幅江河壮美的画卷,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离愁别绪。

收录诗词(203)

周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别唐栖云泉上人

水宿唐栖寺,何缘更浃旬。

千山今日路,三岁异乡人。

小殿眠身佛,空廊折臂神。

归时重作礼,又拂一番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留题唐栖寺

僧房十日相留恋,为怯生寒未到家。

插岸断冰妨荡桨,入檐飞雪助煎茶。

香台穴碎逃秋蚁,古殿巢翻失暮鸦。

惟有溪梅最禁耐,傍篱争发向阳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病起幽园检校

病起无情绪,池边日几回。

虫声低覆草,螺壳细生苔。

暑退芦将变,秋残蓼续开。

久消环绕迹,全若未尝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荻港

波眼沄沄浪复轻,稍苏羁束过清明。

倩人觅路先寻酒,久客怀乡始见饧。

松下紫芽肥野菜,竹间青叶带山樱。

自从一别齐安后,直到今朝始听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