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宴

儒雅从来说雉山,抱琴何幸预荣观。

六人同榜昔犹有,一邑三魁今所难。

方喜棘闱连鹗荐,又欣碧海起鹏抟。

联科甲第应馀事,须把声名久远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一直以来,儒雅之风都与雉山相连,怀抱古琴能有幸参与如此荣耀的盛会。
昔日同榜登科的人尚且不少,但如今一县能出三位魁首实属罕见。
刚刚为科举考试中的杰出人才感到欣喜,又看到他们在碧海中如大鹏展翅般崛起。
连续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只是小事,重要的是要长久保持声名远播。

注释

雉山:指代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抱琴:携带古琴,象征文人风度。
荣观:荣耀的盛会或学术殿堂。
六人同榜:指同一科举榜上有六个人。
一邑三魁:一地同时出现三位顶尖人才。
今所难:现在这样的情况很难得。
棘闱:科举考试的考场。
鹗荐:比喻优秀人才被选拔。
碧海:比喻广阔的天地或仕途。
鹏抟:大鹏展翅,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联科甲第:连续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声名久远:长远的声誉和名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兟所作的《鹿鸣宴》,题目取自《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宴会场景,表达了对人才的赞赏和对科举佳绩的庆祝。首句“儒雅从来说雉山”赞扬了学者们的文雅风度,雉山可能象征着学府或贤士聚集之地。次句“抱琴何幸预荣观”表达了诗人自己能参与这一荣耀场合的庆幸。

接下来,“六人同榜昔犹有”回忆了历史上科举中多人同时高中的情形,而“一邑三魁今所难”则强调了当前在同一地区取得三个状元的罕见成就。诗人对于学子们在科举考试中的连续成功感到欣喜,“棘闱连鹗荐”比喻他们如猛禽展翅,不断高飞,“碧海起鹏抟”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如同大鹏振翅翱翔于广阔天地。

最后两句“联科甲第应馀事,须把声名久远看”,诗人认为这些成就只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真正的价值在于他们的名声能够长久流传,体现了对人才品格和影响力的期许。整体上,这首诗洋溢着对人才的赞美和对科举盛事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

虞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得甘泉作霖雨,白云来往自无心。

形式: 押[侵]韵

入京道中曝背

露湿芳桃午未乾,花时全似麦秋寒。

征衫不敌东风力,试上邮亭曝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上元忆大梵明灯二首(其二)

突兀招提枕古城,夜深钟磬寂无声。

坐驰灯火笙歌地,知有何人一点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上元忆大梵明灯二首(其一)

经年不到豫章城,灯火遥闻鼓吹声。

却忆秋屏台上寺,绛纱青玉几长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