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郊游(其二)》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郊游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矐目可专听,镵官得恣游”,开篇即以“矐”字形容闭目静听,仿佛在强调内心的宁静与专注;“镵官”则指自由自在地游玩,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解放和自然之美的愿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郊游时的状态,也暗示了他寻求精神解脱的心境。
接着,“昔贤诚卓识,今士亦良谋”两句,诗人将自己置于历史长河中,与古代贤哲相比较,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当前行为的深思熟虑。这不仅是对过去智慧的致敬,也是对未来行动的规划与考量。
“楚璧刖梧凤,越金铸水鸥”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庄子》中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和“越王勾践铸剑为鸥”。这两个典故寓意深刻,前者讽刺了外在形式的追求可能导致内在价值的丧失,后者则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最后,“自缘力举翮,飞得上山头”一句,诗人以鸟儿展翅高飞的形象,象征着个人力量与自由的追求。这里的“翮”指的是鸟的翅膀,形象地表达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或实现心中的理想。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奋斗精神的颂扬,也是对人生目标的坚定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对历史智慧的反思以及对个人成长的追求。它不仅是一次自然之美的体验,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