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主一宪郎

庸夫老丘里,志士轻山川。

古来环辙人,往往皆才贤。

范君绣衣家,白璧生蓝田。

清游半朔南,征衫积涛烟。

崇台交辟剡,思亲理归船。

吴州肯暂驻,风概倾四筵。

挥毫走秋蛟,吐句纡春涟。

清霜净江波,水花寒更妍。

棹讴催客发,风正帆始悬。

翩翩凤凰翎,终当仪九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平庸之人居乡野,志士视山河如浮云。
自古以来,追求功名的人,多为有才德之士。
范先生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白璧出自蓝田美玉。
他清闲出游,半个秋天在南方度过,旅途衣物沾满涛烟。
他在崇高的亭台上交错往来,心中挂念亲人,准备回家。
吴州之人若能停留片刻,他的风采定会倾倒四座。
他挥毫泼墨,如秋蛟舞动,言语优美如春水涟漪。
清冷的霜洗净江面,水花在寒冷中更显娇艳。
船歌催促客人启程,顺风扬起了船帆。
他身姿飘逸如凤凰展翅,最终将翱翔于九天之上。

注释

庸夫:平凡之人。
老丘里:乡村。
志士:有志之士。
轻山川:看淡山河。
环辙人:追求功名者。
才贤:有才能且贤良。
范君:范姓先生。
绣衣家:官宦人家。
白璧:美玉。
蓝田:著名的产玉之地。
清游:清闲出游。
半朔:半个秋天。
崇台:高台。
归船:回家的船。
吴州:地名。
肯暂驻:愿意停留。
风概:风采。
四筵:四周的人。
挥毫:挥笔。
秋蛟:秋日的蛟龙。
吐句:言辞。
纡春涟:如春水般婉转。
清霜:清冷的霜。
水花:江面的水花。
棹讴:船歌。
客发:客人出发。
风正:顺风。
帆始悬:帆开始升起。
翩翩:飘逸。
凤凰翎:凤凰的羽毛。
终当:最终。
仪九天:飞翔在九天之上。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诜所作的《送范主一宪郎》,表达了对范君的赞赏与离别之情。首句“庸夫老丘里,志士轻山川”以对比手法,赞美范君虽出身平凡,但胸怀壮志,视山水如无物。接下来通过“古来环辙人,往往皆才贤”,进一步肯定范君的才德。

诗中提到范君出身于官宦之家(范君绣衣家),且喜好清游,足迹远至江南(清游半朔南)。他即将返回故乡,诗人希望他在吴州稍作停留,其风采足以令众人倾倒(吴州肯暂驻,风概倾四筵)。范君的文采如同秋蛟舞动,诗句如春水般优美(挥毫走秋蛟,吐句纡春涟)。

江面清霜洗净,水花在寒冷中更显娇艳(清霜净江波,水花寒更妍),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最后两句“棹讴催客发,风正帆始悬”写船家的歌声催促范君启程,风帆正待扬起,寓意着范君的仕途将一帆风顺。结尾“翩翩凤凰翎,终当仪九天”以凤凰为喻,祝愿范君未来能展翅高飞,成就非凡事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才华的期待。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初见桃花

春愁浅。窥人忽见桃花脸。桃花脸。

轻寒初透,小窗犹掩。东风裙湿湘波飐。

相逢处处如人面。如人面。刘郎老去,怕伊重见。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西江月

偏是一春憔悴,被人闲赋阳台。扇遮微雨傍墙回。

花信馀寒柳外。绣果未成双荔,打鸦摘尽新梅。

暗占胡蝶却飞来。睡起斜阳犹在。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青玉案.和友人寿席

春来十日春多少。扶路金钗试灯早。

旋剪寿幡飞蝶小。

东家垂柳,西家明月,风物年年好。

种桃三千今馀九,谁道桃花笑人老。

万事浮云如过鸟。

浣溪佳句,柴桑新酒,天地何时了。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戏留友人

何必渡江如去岁,载花买酒山中。

赤城风月笑相逢。城中差更乐,佳客饮千钟。

菊水粼粼生翠雾,蓉帘半卷西风。

分明不与画图同。不妨歌此曲,君自是司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