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皮如心行囊中画竹图

畴昔江乡识此君,清风凛凛动霜筠。

被谁点染移将去,也受京华半面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澄所作的《题皮如心行囊中画竹图》,通过描绘一幅画中的竹子,巧妙地表达了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畴昔江乡识此君”,开篇以回忆的方式,提到过去在江南水乡认识了这位“君子”——竹子。这里的“此君”是对竹子的尊称,形象地将竹子拟人化,赋予其人格化的尊严和高尚的品质。“清风凛凛动霜筠”,接着描绘出竹子在清冷秋风中摇曳生姿的画面,霜筠即为霜中的竹子,强调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以及它那超凡脱俗的气质。

“被谁点染移将去”,这一句则转向对画中竹子的思考,提出疑问:是谁将这幅画创作出来,又将它带到了这里?这里的“点染”既指绘画技法,也暗含着对艺术创作过程的赞叹。同时,这句话也隐含了对画中竹子与现实世界中竹子的不同境遇的对比,引出了下一句的感慨。

“也受京华半面尘”,最后一句揭示了诗人对画中竹子命运的同情与反思。京华,指的是繁华的都市,这里象征着世俗的尘嚣与诱惑。诗人通过“半面尘”这一细节,表达了即使在画中,竹子也无法完全摆脱外界的影响,暗示了竹子虽在艺术中得以永恒,但在现实中却难以保持其高洁之质,最终不免受到世俗的玷污。整首诗借物抒情,通过对竹子命运的探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收录诗词(99)

吴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字伯清。[1-2]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 字:幼清
  • 籍贯: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
  • 生卒年: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

相关古诗词

题山水图

远树疏林映晚霞,江心雁影度平沙。

谁人写我村居乐?付与岩前处士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和靖观梅图

一枝春信到孤山,冰雪肌肤不觉寒。

月下水边看未足,折来更向手中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彭泽遇成之之京都

人海茫茫名利场,盛年快意一观光。

顾予白发归来晚,羞过渊明五柳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建康西江避暑用滕玉霄韵

石头城下看淮山,羡杀白云终日閒。

寄语醉中彭泽令,如何飞倦始知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