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滹沱呜咽水,双泪共东流。
蒲苇依盘石,云霞媚素秋。
干人因老母,越礼愧诸侯。
君独容狂简,图书慰远游。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送别祺公先生》组诗的第三首。诗中以滹沱河的呜咽之水起兴,象征着离别的哀愁,双泪共东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蒲苇依附磐石、云霞映照素秋的景象,寓意着友情的坚韧不拔和时光的静美。
“干人因老母,越礼愧诸侯”两句,运用了典故,表达出诗人因照顾年迈的母亲而未能尽礼待人,内心深感愧疚,同时也体现了对社会礼仪的尊重。最后,“君独容狂简,图书慰远游”则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宽慰,以及通过书籍寄托思念,陪伴友人远行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亲情、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拔剑凉风出,雌雄傍尔飞。
灵含爱子魄,光助霸王威。
一日悲歌合,平生游侠非。
殷勤解相赠,凭此报恩晖。
秋来离别尽,知己更情伤。
感激因屠钓,飘零为稻粱。
园葵犹待日,朔雁已违霜。
明岁重开府,招寻定不忘。
养生苦不早,四十更情深。
亲在宁言老,愁多欲废吟。
天长迷朔雁,月冷急秋砧。
泪向他乡尽,将归更满襟。
万里求知己,从君旅雁门。
佳期那再得,歧路竟何言。
高尚难为客,屠沽易感恩。
相思若春草,处处逐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