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紫云山房拟赋莼

过湘皋、碧龙惊起,冰涎犹护髯影。

春洲未有菱歌伴,独占暮烟千顷。呼短艇。

试剪取纤条,玉溜青丝莹。尊前细认。

似水面新荷,波心半掩,点点翠钿净。

凄凉味,酪乳那堪比并。吴盐一箸秋冷。

当时不为鲈鱼去,聊尔动渠归兴。还记省。

是几度西风,几度吹愁醒。鸥昏鹭瞑。

谩换得霜痕,萧萧两鬓,羞与共秋镜。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经过湘水边的湿地,碧绿的龙(可能指水鸟)被惊飞起来,口中还含着冰凉的口水,保护着它的胡须倒影。
春天的洲渚还没有菱角的歌声相伴,独自享受着傍晚的广阔烟波。呼唤着小船。
试着剪下一片纤细的叶子,像透明的玉液,青丝般晶莹。在酒杯前仔细辨认。
如同水面新生的荷花,半遮在波心,点点翠绿的装饰显得洁净。
那份凄凉的味道,即使是奶酪和盐也无法比拟。秋意中的一筷子吴地之盐更显清冷。
如果当初不是为了鲈鱼(隐喻故乡之情),就不会触动他的归乡之心。还记得吗?
经历了多少次西风,吹散了多少次忧愁。鸥鸟昏睡,白鹭静息。
徒然换来了满头的霜华,两鬓斑白,我羞于与它们共照秋日的镜子。

注释

湘皋:湘水边的湿地。
碧龙:可能指水鸟。
冰涎:冰凉的口水。
菱歌:采菱的歌声。
短艇:小船。
纤条:细长的叶子。
玉溜:形容清澈如玉的液体。
吴盐:吴地的盐。
鲈鱼:代指故乡。
鸥昏鹭瞑:鸥鸟昏睡,白鹭静息。
秋镜:秋天的镜子,比喻衰老的容颜。

鉴赏

这首诗名为《摸鱼儿·紫云山房拟赋莼》,创作于宋代,由王易简所著。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分析,这是一首描写作者独自泛舟、品味自然之美并表达淡泊明志的江南水乡诗。

开篇“过湘皋、碧龙惊起,冰涎犹护髯影”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作者经过湘江时所见到的景象。其中,“碧龙惊起”形象地描绘了水中的鱼儿因船只通过而四处逃窜的情景,而“冰涎犹护髯影”则暗示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似乎作者与这宁静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接下来的“春洲未有菱歌伴,独占暮烟千顷”表达了作者在这个季节里没有同行者,只能独自一人享受着晚霞下的壮阔景色。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透露出一种孤高自许的情怀。

“呼短艇。试剪取纤条,玉溜青丝莹。尊前细认”这几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示了作者在船上仔细观察水中的荷花,仿佛在寻找着什么。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可能寓含着作者内心某种情感或理想的追求。

“似水面新荷,波心半掩,点点翠钿净”一句,以精致的笔触描绘出荷花在微风中摇曳的生动画面,让人仿佛能听到那清脆的水声和感受到那份宁静。

“凄凉味,酪乳那堪比并。吴盐一箸秋冷”则是对季节特有气息的描写,以及通过对比来强调这份凄凉之美,并非简单的风味或温度感受。

随后的“当时不为鲈鱼去,聊尔动渠归兴。还记省”表达了作者面对自然之美,不再追求世俗功名,而是选择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变化。这也许是他内心的一种超脱和解脱。

“是几度西风,几度吹愁醒。鸥昏鹭瞑”一句,通过对西风的反复提及,传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人生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谩换得霜痕,萧萧两鬓,羞与共秋镜”则是对作者自身境遇的一种隐喻。白发如霜,表明了岁月的流逝,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自嘲和对青春易逝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描绘,以及作者情感变化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情怀。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2)

王易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水令

冒风连骑出金城,闻孤猿韵切,怀念亲眷。

为笑徐都尉,徒夸彩绘,写出盈盈娇面。振旅阗阗。

讶睹阆苑神仙。越公深骤万马,侵凌转盼。

感先锋,容放镜,收鸾鉴一半。

归前阵,惨怛切,同陪元帅恣欢恋。

二岁偶尔,将军沈醉连绵,私令婢捧菱花,都市寻遍。

新官听说邀郎宴。因令赋悲欢。孰敢。做人甚难。

梅妆复照,傅粉重见。

形式:

楼心月

柳下争拿画桨摇。水痕不觉透红绡。

月明相顾羞归去,都坐池头合凤箫。

形式: 词牌: 采莲子 押[萧]韵

楼心月(其二)

新著生红小舞衣。案前磨墨误淋漓。

含嗔逗晚不梳洗,背面牙床吃荔支。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楼心月(其一)

手把新荷叶一枝。唤来池上只愁归。

流萤裹在红纱袖,忽到持杯个个飞。

形式: 词牌: 采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