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九七)

阅武堂前杨柳枝,如今是隔几多时。

至尊屠肉潘妃酒,问著垂杨总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阅武堂前的杨柳枝,现在相隔了多少时光。
曾经的帝王以宰割之名享乐,就像当年潘妃饮酒作乐的情景,问起那杨柳,恐怕无人知晓。

注释

阅武堂:阅兵或练兵的地方。
杨柳枝:象征着过去的景象或回忆。
隔几多时:相隔了多久,暗示时间的流逝。
至尊:指帝王。
屠肉:比喻帝王的权势和残暴。
潘妃酒:典故,指南朝齐东昏侯宠爱的潘妃,常与她饮酒作乐。
垂杨:即杨柳,这里代指过去的繁华景象。
总不知:无人知道,无人记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名为《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九七)》。从这两句来看,诗人通过对杨柳枝的描述,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情感。

“阅武堂前杨柳枝,如今是隔几多时。” 这里,“阅武堂”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但在这首诗中,它更多地象征着一个曾经停留和回忆的地方。杨柳枝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诗人通过提及这些枝条,传达了时间流逝和自己的感受。“如今是隔几多时”表明自上次见到这杨柳枝之后已经过去了一段不短的时间,这种时间的长短,让人感到物是人非。

“至尊屠肉潘妃酒,问著垂杨总不知。” 这两句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中的“至尊”、“潘妃酒”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至尊”通常指的是皇帝,而“潘妃”则是唐朝名将李靖的妻子,据传说她酿造了一种美味的酒。这里诗人提及这些事物,是在通过历史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感慨。而“问著垂杨总不知”则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对过去记忆的追问,似乎连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都已经被时间所湮灭。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时光流转、历史沧桑的画面。诗人通过回忆一个个具体场景和象征性的物件,抒发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眷恋,以及面对时间无情消逝的无力感受。

收录诗词(877)

苏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七十九)

到郡今朝半月日,离家两个许多时。

知他阿柏无他否,忆我何因我得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三十)

二月风和日暖时,淡黄杨柳一丝丝。

向人无限隋唐意,犹是桥南杨柳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

玉麟堂下柳丝丝,过了春风一半时。

行到水乡应底事,黄莺飞上杏花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六十八)

临春何在只桑麻,法宝丛篁间杏花。

旧日此间同泰寺,曾将龙衮换袈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