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鹰

北斗摇光散,西风健翮高。

顺天行搏击,报德用贪饕。

世每求虞网,吾惟解臂绦。

桐柯方待凤,无处立而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放鹰》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描绘放飞猎鹰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联“北斗摇光散,西风健翮高”以北斗星的光芒散去和西风中猎鹰矫健飞翔的形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北斗星的摇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常,而西风中的猎鹰则代表着力量与自由的追求。

颔联“顺天行搏击,报德用贪饕”进一步揭示了猎鹰的行为动机。这里,“顺天行”意味着顺应自然法则,即猎鹰在天空中搏击猎物,是其生存之道;“报德用贪饕”则可能暗含了对社会不公的讽刺,即猎鹰为了生存而捕食,也隐喻着人类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

颈联“世每求虞网,吾惟解臂绦”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虞网在这里象征着社会的束缚和不公正,而“解臂绦”则是指解除束缚,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和平等的愿望。

尾联“桐柯方待凤,无处立而曹”以凤凰比喻理想中的美好社会,但“无处立而曹”则暗示了这种理想难以实现的残酷现实。桐柯待凤,象征着期待一个充满和谐与美德的社会,但现实却是找不到这样的栖息之地。

综上所述,《放鹰》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平等的强烈渴望。通过猎鹰这一形象,陈恭尹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批判相结合,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敏感洞察和深沉反思。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放牛

幸免为牺用,未将文绣加。

青留函谷树,白转法王车。

长角终何取,花蹄不足誇。

小童吹短笛,归老老农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放猿

岂忍相羁久,哀吟损性灵。

自然千载物,生有老人形。

引臂山泉白,攀藤月峡青。

何年成剑术,毛发已星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放萤

数点来中夜,低飞近客床。

灯疏无复焰,星乱不成行。

岂以干霄气,而依腐草光。

林根须早去,屋上有新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放蝶

抱茧初观化,笼纱为尔开。

好寻花底去,或许梦中来。

五彩难为画,双飞不用媒。

罗浮原有洞,葛鲍御风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