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积堂桐荫觅句图

科头小立倚疏桐,踏遍苍苔径数弓。

凉意乍生新雨后,诗情都在一秋中。

影同雪碎庭筛月,声比泉清树卷风。

四壁萧间发长啸,更闻孤鹤唳遥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汪远孙的《殳积堂桐荫觅句图》描绘了一幅秋日午后静思的画面。首句“科头小立倚疏桐”,诗人光着头站在稀疏的梧桐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沉浸在自然中的闲适姿态。接着,“踏遍苍苔径数弓”写诗人漫步在布满青苔的小径上,足见其寻觅灵感的专注与执着。

“凉意乍生新雨后”点出雨后的清新凉意,为诗歌增添了秋日特有的韵味。诗人将诗情寓于这秋景之中,暗示了创作灵感的涌现。“影同雪碎庭筛月”运用比喻,形容月光透过梧桐叶洒落庭院,如同雪花般碎裂,营造出宁静而皎洁的意境。

“声比泉清树卷风”进一步描绘声音,以泉水的清澈和风吹过树叶的轻响,烘托出环境的静谧。最后两句,“四壁萧然发长啸,更闻孤鹤唳遥空”,诗人借啸声和孤鹤的鸣叫,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高远的志向,使得整个画面既有深沉的哲理,又不失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诗人于桐荫下觅句时的独特心境,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

汪远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严鸥盟先生入粤

元亭问字甫经年,闻唱骊驹意绪牵。

练习史材崔慰祖,专精选学李崇贤。

喜从病起身逾健,未送君行别转先。

见说将军重揖客,官斋听鼓足高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舟夜不寐怀直夫

几年踪迹赋江蓠,四海论交说共谁。

别后更无诗可读,近来惟有月相随。

曾游五岳君真健,不负千秋我所思。

记取长安风雨夜,一樽清对数吟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云骧阁落成

九龙蟠屈卧秋山,松径云深掩竹关。

双塔夕阳烟树渺,一桥波影鹭鸥间。

多君樽酒牵离绪,迟我梅花索笑颜。

结构初成供远眺,记游回溯绍兴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瓜洲闻笛

月上潮生夜泊舟,绿杨夹岸是瓜洲。

谁堪此夕闻羌笛,江北江南动旅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