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石涧儒免韵

鸮林何处听遗音,三叹斯文试共论。

梁木梦非千圣往,瓜丘烟断六经存。

悠悠沧海东流远,耿耿中天北极尊。

吾道未亡邹鲁在,肯教失脚落他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怀古抒情之作,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文脉传承的画面。首句“鸮林何处听遗音”中,“鸮林”指的是孔子居住的地方,而“遗音”则象征着古代圣贤之音,诗人在探寻那些已经消逝的智慧和教诲。

接着“三叹斯文试共论”,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献的敬仰与研究,希望能够同道合辙,与古人的思想产生共鸣。这里的“三叹”可能指的是孔子所作《易》、《书》、《诗》的三种经典。

第三句“梁木梦非千圣往”,则是对历史长河中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的追思,“梁木”代指古代的栋梁之材,象征着柱石之才;“梦非千圣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圣贤不尽如人意的感慨。

第四句“瓜丘烟断六经存”,“瓜丘”指的是孔子的墓地,而“六经”则是古代儒家六部经典,包括《易》、《书》、《诗》、《春秋》、《仪礼》和《乐》,这里强调了即使时代变迁,但这些经典的智慧依旧流传。

以下两句“悠悠沧海东流远,耿耿中天北极尊”,则是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永恒,“沧海”象征着广阔无边的历史长河,而“北极”则代表了宇宙的最高点,显示出诗人对宇宙、历史以及文化传承深刻的认识。

最后两句“吾道未亡邹鲁在,肯教失脚落他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和个人境遇的感慨,以及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坚守不懈的决心。这里的“邹鲁”指的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学问之地,即今山东曲阜一带,而“肯教失脚落他门”则表明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养以及对于古代圣贤智慧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和王德甫见寿二律(其一)

百年閒梦寄山窝,世态人情任唯阿。

竹裹贞心经岁老,梅开白眼看人多。

身从野叟分樵牧,莫遣山灵扫桂萝。

黄阁朱崖身外事,一蓑牛背夕阳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王德甫见寿二律(其二)

灶堕丹飞昔未仙,重来人世了前缘。

自怜白发随孤影,空抚青萍忆少年。

黄菊秋馀花尚耐,玄梨霜后果初圆。

问君何以为翁寿,但诵黄庭内外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石庵洪府理金沙酴醾牡丹二首(其二)

洛花欲放趁春忙,一架花添两样芳。

倚槛白红多侍女,临轩黄紫是真王。

只愁吴苑馆娃老,无奈唐宫春恨长。

说与天公须爱惜,莫教风雨委泥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何宁谷韵

一曲樽前浩浩歌,流年容易隙驹过。

眼前白发故人少,郭外青枫古冢多。

流水不弹嗟老矣,雍门欲听奈愁何。

回头城阙应非昔,还记千年老鹤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