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声问我

问我是何人,空门旧隐沦。

因知身世假,养得性情真。

短景将沉照,枯株不受春。

古来黄绮辈,亦复懒称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有人问我是什么人,我曾是空门中隐居之人。
明白了人生如梦,修炼出真实的性情。
夕阳西下,短暂的光影即将消失,枯木不接受春天的生机。
自古以来像黄绮那样的隐士,也懒得向权臣低头称臣。

注释

空门:佛教或道教中的修行场所,指脱离尘世的宗教生活。
旧隐沦:过去的隐居生活。
身世假:认识到人生虚幻,非真实存在。
性情真:通过修炼保持真实的个性和情感。
短景:夕阳,比喻生命的晚年或即将逝去的时间。
沉照:落日余晖。
枯株:枯萎的树木,象征无生气的事物。
不受春:不接受春天的到来,形容不为外界所动。
黄绮辈:指黄绮等古代隐士。
懒称臣:不愿向权贵屈服,保持独立的人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珦的作品《传声问我》。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首句“问我是何人”,看似寻常问答,实则暗示了诗人身份的特殊——出家为僧。次句“空门旧隐沦”进一步揭示了他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隐居于佛门之中。

第三句“因知身世假”,诗人认识到人生如梦,身世浮沉皆是幻象,这体现了佛教中关于无常和虚幻的观念。第四句“养得性情真”则强调在这样的修行中,他的本性得以净化和真实呈现。

第五句“短景将沉照”,意指夕阳西下,时光匆匆,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最后一句“枯株不受春”,以枯木不接受春天的生机,象征自己心境的淡泊和对名利的摒弃。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修行体验,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精神自由和真实性的追求,体现了禅宗的意境和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029)

释文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农户

农户竹林西,茅檐傍水低。

黄鸡四五只,青韭两三畦。

社瓮醅堪漉,秋田秫又齐。

老翁留客住,为具任山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农父

农家逢乐岁,欢笑自村村。

麰麦黄铺野,桑麻绿映门。

簄梁收鰋鲤,圈栅足鸡豚。

古庙高枫下,迎神鼓笛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农家

绕屋桑麻槿作篱,当门一树白蔷薇。

老翁请唤牛医至,稚子鞭拦鸭阵归。

赛愿酒丰同饮福,输官绢足各裁衣。

年年十月农功毕,还向溪头整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农家

农家何所知,邻里自相宜。

草径东风软,茅檐春日迟。

数鸦鸣秃树,一犊卧荒陂。

酒熟相留醉,于人不作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