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正堂观牡丹

何须风雨苦相催,自结东君不在媒。

开晚要当三月盛,艳高宜作百花魁。

好期天上香魂返,长对樽前醉玉颓。

谁道元舆能体物,只教羞死刺玫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安正堂观牡丹》是宋代诗人韩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花的独特魅力与风骨。

首句“何须风雨苦相催”,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风雨的不屑,暗示牡丹不需外力催促,自有其内在的力量与美。接着“自结东君不在媒”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牡丹比作与春神东君结缘,无需媒妁之言,展现出牡丹的独立与自信。

“开晚要当三月盛,艳高宜作百花魁”两句,赞美牡丹在三月盛开时的盛况,其艳丽程度足以成为百花之首,强调了牡丹在春日中的独特地位和非凡之美。

“好期天上香魂返,长对樽前醉玉颓”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香气与姿态,仿佛是天上的香魂回归人间,让人在酒宴前沉醉于其美丽之中,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与敬仰之情。

最后,“谁道元舆能体物,只教羞死刺玫瑰”一句,诗人借牡丹与刺玫瑰的对比,暗讽那些不能真正理解或欣赏牡丹之美的事物,表达了对牡丹独到见解的高度自信与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赞美,不仅展现了牡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态度,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致政宫师张相公远惠佳篇谨次元韵为答

八十康宁极品荣,神仙居处足颐生。

风骚此日资高尚,事业当年有太平。

酒量更从闲后长,禅心偏向静中明。

自嗟不及飞来鹤,能伴公游称道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又次韵和续成绝句

醉卧嵩云得句豪,岂知平地有风涛。

应嗤病骥盐车重,终日长鸣只告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闻致政赵少师远访欧阳少师于颍川

一忆贤交动至诚,安车虽远必勤征。

荀陈为会还推象,嵇吕相思不问程。

洛社成图兹易合,越溪回棹彼何情。

西湖便是瀛洲上,莫接仙游跨海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闻前都水王荀龙郎中将率二三知旧游天平山寺

天平高绝是家山,雨治安阳欲到难。

此日名郎真好事,直携嘉客远同观。

峰擎寺脚重霄近,雹起潭心六月寒。

遥想醉吟昆阆里,乱飞珠玉出毫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