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化和尚赞

热发风狂,趯倒饭床。挨脚脱漏,倒翻筋斗。

坏佗临济一生禅,哑却盘山三昧口。

有时好,未必好。有时恶,未必恶。有时把个破木铎。

大悲院里赶村斋,直至而今无摸索。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普化的和尚形象,他行为举止奇特,动作夸张,如“热发风狂”、“趯倒饭床”,显示出他的不拘小节和放荡不羁。他的禅修方式独特,甚至让临济和盘山两位禅宗大师的教诲都显得无言以对,显得深不可测。

“坏佗临济一生禅,哑却盘山三昧口”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普化和尚的禅悟超越了常规,使得临济和盘山的禅学智慧在他面前显得无从表达。这种对比突显了他的非凡境界。

“有时好,未必好。有时恶,未必恶”表达了普化和尚行事难以捉摸,时而看似出格,实则可能蕴含深意。他手持破木铎,行走在大悲院中,引领村民参与斋戒活动,这种行为虽然朴素,但却充满慈悲与教化的力量。

最后,“直至而今无摸索”暗示普化和尚的智慧深邃难测,连他自己也在不断探索和领悟,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空间。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赞美了普化和尚的独特禅修风格和深刻佛法理解。

收录诗词(312)

释慧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二十八)

师子哮吼,象王回旋。左顾右盻,七穴八穿。

平地和声便拶,等闲㪍跳上天。

筑著梵王香案,然后退身归本位,叉手而立。

自云法徽伏候台旨,未敢自专。

形式: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七)

祝发何早,闻道何晚。

出林猛虎靠山,当路毒蛇开眼。

重不重漏泄,拟不拟便著。

借问吕望六韬,何似黄公三略。

形式: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二十七)

道出古今,法超闻见。雨骤云驰,星移斗转。

梦魂历尽百城馀,觉后端知一物无。

打鼓看来君不见,拈花笑杀老臊胡。

形式: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九)

按轮王剑,全生杀机。豁开正眼,当头者谁。

从来无忌讳,底事没商量。

赵州密意凭谁诉,铁作心肝也断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