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词人万俟绍之的《贺新郎·秣陵怀古》。从鉴赏角度看,这首词通过对南京秣陵(今江苏南京)景色的描绘,寄寓了词人对于历史变迁和英雄往事的深切感慨。
开篇“决眦入飞鸟”一句,以清晰而又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诗人眼中景物的鲜活。接着,“正江南、梅雨初晴,乱山浮晓”描绘了一幅湿润而又明媚的早晨景象,背景中的江南春色与初夏之交的微细变化,被诗人捕捉得恰到好处。
“凤去台空箫声断,惟有疏林鸦噪”两句,则是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古代帝王宫殿的荒废与只剩下空寂的箫声和鸟鸣,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如今已成为空壳的感慨。
“但空锁、吴时花草”一句,用“空锁”形象地表达出历史难以追回,而“吴时花草”则是对古代吴国时代风光的怀念。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美好记忆的留恋。
接下来的“指点中原青山外,奈征尘、迷望愁云绕”几句,则是诗人的情感宣泄。他面对着青山,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忧虑与对于往昔英雄业绩的怀念。
“佳丽地,谩凝眺。清风助我舒长啸”两句,转而描写诗人在美好环境中的自我放松和情感释放。在这片佳丽之地,他得以心无杂念,只是纵声长啸,享受着自然赋予的宁静与自由。
“问其中、虚帘曲槛,阅人多少”一句,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问和回忆。他似乎在询问那些曾经生活在这片古老建筑中的人物,他们的一生又是如何度过的。
紧接着,“风景不殊江山在,况是英雄未老”两句,是对永恒不变的自然风光与英雄人物精神的赞颂。虽然时代更迭,英雄辈出,但诗人仍旧坚信那些真正的英雄精神不会随着时间而衰退。
最后,“且拚与、尊前一笑。欲说前朝兴亡事,唤谪仙、来共传清醥”几句,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对历史知识的渴望。他似乎在提醒自己要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历史的沉浮,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能够与懂得古今兴亡的人一同分享这份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
全词以优美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篇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的杰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