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彭泽归来纵此身,每从醉里见天真。
白衣不至浑闲事,自有寻常漉酒巾。
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归隐后的自在生活与真性情。首句“彭泽归来纵此身”,展现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彭泽县后,放纵身心于自然之中的逍遥状态。次句“每从醉里见天真”,说明陶渊明在饮酒时更能流露出其本真、质朴的性情,似乎在醉态中更能找到自我,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
接着,“白衣不至浑闲事”一句,可能暗指陶渊明对名利的淡泊,即使贵人不至,也不视为重要之事,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自有寻常漉酒巾”则以具体事物——漉酒巾,象征陶渊明日常生活中简朴而自得的乐趣,强调了他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快乐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陶渊明归隐后的日常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赞美了他超凡脱俗、率性而为的人生态度,以及在平凡中寻觅真我、享受生活的智慧。
不详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青岩山下万松青,雨露沾濡岁月经。
莫遣樵夫来剪伐,严君体魄暂须宁。
手种堂前宫样梅,燕脂染色瓣重台。
梅边好献慈亲酒,暖日花容映醉腮。
旧宅年深县治西,萧条门外带荒蹊。
喜闻令尹存忠厚,留我梧桐待凤栖。
文献流风百世师,华川东畔有新祠。
殷勤为谢同门友,蘋藻时将荐一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