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寄题千山》,通过对千山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以及对过往历史的追溯。首句“千山胜景久芗哉”直接赞美了千山景色之美,而“三度徒教寄咏回”则表达了诗人多次游览仍意犹未尽,只能通过诗歌来寄托情感。
“本异唐宗曾驻辇”提及唐朝皇帝唐宗也曾在此驻足,增添了千山的历史韵味。“空传丁令有遗台”则借丁令的故事,暗示千山曾有古代遗迹留存,增添了神秘色彩。接下来,“底须石洞花岩到”表达诗人并非仅为探奇访胜而来,而是欣赏整个山川之美。
最后两句“却笑前遭泐崖处,侵寻应已漶莓苔”以幽默自嘲的方式,想象那些曾经被风化剥蚀的崖壁,如今恐怕早已被青苔覆盖,增添了时光流转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千山景色的赞美,也是对历史遗迹的怀旧,展现了乾隆皇帝深厚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