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浈阳峡

清绝浈阳峡,秋过客思惊。

风篁疑列戟,烟树似屯营。

水毒人多瘴,山辉石有英。

峒猺何日息,犹自滞官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过浈阳峡》描绘了浈阳峡秋季的独特景象,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深深感慨。首句“清绝浈阳峡”直接点出浈阳峡的清澈绝美,接下来的“秋过客思惊”则表达了诗人行经此地时的惊讶与触动,暗示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强烈感受。

“风篁疑列戟”运用比喻,将风吹过竹林的声音比作排列整齐的兵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峡中风声的壮丽和竹林的威严。“烟树似屯营”进一步扩展了这个意象,将雾气笼罩的树木想象成军营中的营寨,增添了神秘而肃穆的气氛。

“水毒人多瘴”揭示了浈阳峡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水质可能含有毒性,且多瘴气,对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山辉石有英”则赞美了山石的光泽,暗示了自然的瑰丽和丰富资源。

最后两句“峒猺何日息,犹自滞官兵”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地峒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长久以来受困于战乱,未能安定生活的忧虑,流露出对和平的期盼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生情,寓言于景,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曲江西岸晚步

舟泊双江渡,行过西岸村。

攀梅憎竹刺,藉草爱榕根。

白石流波滑,青山野烧痕。

家家椎髻女,汲水到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

山从远浦尽,路向断桥过。

破屋鸣春雨,寒潮送晚波。

故人耀华毂,小隐隔蓬窝。

出处从吾好,前川寄一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文公书光风霁月四大字平章燕公将搆亭滦阳以此为扁(其一)

行乐归沂上,阳和满座中。

精神秋沆瀣,胸次玉玲珑。

草色浮窗动,花阴上几浓。

乾坤清淑气,分付在吾躬。

形式: 五言律诗

题文公书光风霁月四大字平章燕公将搆亭滦阳以此为扁(其二)

宇宙自风月,千年犹一心。

典型尊道统,翰墨照儒林。

芹泮香生席,薇垣月满襟。

将归滦水上,堂构表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