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恒听雨篷

江南雨多春漠漠,籧篨中宽可淹泊。

坐听萧瑟复琮琤,若在洞庭张广乐。

木兰之楫青翰舟,斜风细雨不须忧。

笔床茶灶便终日,知我独有沧浪鸥。

廿年携书去乡国,芜城草深归未得。

援笔时作广陵散,鱼龙出听天吴泣。

江湖适意无前期,身如行云随所之。

平山堂上看春色,还忆江南听雨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王有恒听雨篷》描绘了江南春天雨景中的闲适生活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江南雨多春漠漠”,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江南地区春雨绵绵的景象,营造出湿润而宁静的氛围。接着,“籧篨中宽可淹泊”写人在竹编的小屋中,感受到雨滴的轻柔与空间的宽敞,仿佛可以容纳心灵的漂泊。

“坐听萧瑟复琮琤,若在洞庭张广乐”通过听觉描绘雨声的韵律,如同洞庭湖畔的盛大音乐,给人以视听的享受。诗人乘坐木兰制成的青翰舟,即使风雨交加也不必担忧,足见其心境的豁达。

“笔床茶灶便终日,知我独有沧浪鸥”表达了诗人以书为伴,品茗度日的隐逸生活,自比为沧浪江上的鸥鸟,自由自在,超脱尘世。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个人经历,诗人寓居他乡二十年,虽然芜城草深仍未归,但依然能借写作排遣情感,琴瑟和鸣,如《广陵散》般悲壮。

最后两句“江湖适意无前期,身如行云随所之”,诗人感叹人生如江湖,随性自在,没有预定的归期,只有当他在平山堂上欣赏春色时,还会怀念起江南那听雨的日子,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过去的回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听雨为线索,展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27)

释妙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路难

天地无有边,日月茫无涯。

人于其间号最灵,胡乃不学坐自乖。

饥食费稷黍,衣被丝与麻。

古今一事皆不省,何异木石插齿牙。

生者还复然,死者其奈何。

万万千千尽如此,令我起坐久叹嗟。

形式: 乐府曲辞

仙家近题刘阮图

白云满地迷行路,溪流百折无由渡。

水上见胡麻,有人双浣纱。

仙家知己近,失喜惊相问。

洞口碧桃开,郎君何处来。

形式: 古风

山中乐为沈东林题画

山中乐,白云瑶草黄金药。

黄金药,流霞片片,共君斟酌。

东林道士清如鹤,高情逸兴将谁托。

将谁托,陶潜松菊,谢鲲丘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端上人游江西

大江之西风气殊,山川脉络连衡巫。

豫章杰出斗牛墟,作镇楚越开雄都。

九江匡庐最崷崒,五老离立朝香炉。

远公自是天下士,道德高风形画图。

马驹踏人应奇谶,禅源流注四海隅。

灵踪尚留窣堵石,浊水如见摩尼珠。

无为上人东海客,骏气不受人招呼。

聿来求我欲赠语,浮杯径渡彭蠡湖。

我生块独处空谷,欲往不可心烦纡。

子当努力事掸讨,莫学凡子安瓯臾。

秋风初见洞庭雁,落月更听枫桥乌。

行哉行哉慎勿疏,向来人物何代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