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兰芝曲》由清代诗人王采薇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情感与命运的双重压迫下,内心挣扎与决绝的情感世界。
首句“啼鬟垂云粉黄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清晨梳妆时的情景,通过“啼鬟”、“垂云”、“粉黄落”等意象,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哀愁与无奈。接下来,“夜半严妆起幽阁”进一步渲染了女子在深夜独自打扮的孤独与凄美,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命运做最后的准备。
“已分单栖似伯劳,剧怜薄命逢姑恶”两句,运用了伯劳鸟与姑恶鸟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女子面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哀叹。伯劳鸟象征着孤独与分离,而姑恶鸟则常被用来形容命运多舛的女性,这里巧妙地将两者结合,揭示了女子在爱情与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红桐掩坟秋骨灰,阿母泪落心当回”描绘了女子最终选择与心爱之人同归于尽的决绝,红桐象征着死亡与哀悼,秋骨灰则暗示了生命的消逝。阿母的泪水与回归,则是对于女子选择的痛惜与不舍。
最后一句“莫随怨魄填波去,合化幽魂促织来”,表达了对女子灵魂的慰藉与期待。女子虽然选择了与爱人共赴黄泉,但诗人希望她的灵魂能够得到安宁,不再受世间苦难的折磨,而是化为促织,自由地在天地间飞翔,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女子在爱情与命运之间的挣扎与抉择,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悲壮与哀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