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弟暨述书赋后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

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

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

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我奉命离开故乡,思念之情常常令我心碎。
季江的被褥仍留在床,子敬的琴已不复存在。
回忆起往昔,弟弟才华横溢,深受恩宠。
他创作诗歌,精通《小雅》,献给朝廷,才华在长杨宫中闪耀。
漂泊辗转三千里,悲伤的泪水足以写下百万行诗。
庭前那株紫荆花,何时能再次散发出芬芳?

注释

受命:接受命令。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季江:人名,可能指亲友。
子敬:人名,可能指亲友。
平昔:过去的日子。
荷宠:承受恩宠。
小雅:古代诗歌集。
长杨:长杨宫,汉代皇家园林。
流转:辗转迁移。
紫荆树:一种落叶乔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窦蒙的作品,名为《题弟暨述书赋后》。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中作者写道自己接受命令要离开家乡,每次想起归途都倍感肠断。这不仅反映了古人离别时的哀愁,也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这两句,提到的是故土留下的衣物和已逝去的乐器,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季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子敬”则应该是一个人的名字,与琴相联系,或许是在提及一个与音乐相关的记忆。

接着,“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才能和荣誉的赞赏。这里的“吾弟”指的是诗人的兄弟,而“才名荷宠光”则是说兄弟的才华在当时得到了承认和尊重。

"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一句,展示了兄弟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还能够创作出流传后世的小型乐府诗,即“小雅”,以及能写出超越古代名篇《长杨》这样的赋体作品。这里的“小雅”和“长杨”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著名篇章,分别来自《诗经》和《文选》,显示了兄弟在文学上的造诣。

"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则是说诗人的情感之深沉,跨越了数千里的距离,哀叹声中藏着无尽的忧伤。这里的“流转”指的是情感的传递,而“悲啼”则形容这种情感的强烈。

最后,“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之美好记忆的渴望和期待。在古代文化中,紫荆树往往象征着高贵和坚韧,而“再芬芳”则是希望这些美好的东西能够再次绽放光彩。这里的“庭前”指的是诗人家中的前院,而“何日”则是在询问何时能重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兄弟、故乡以及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1)

窦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素上人草书歌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铓疾。

鱼笺娟素岂不贵,只嫌局促儿童戏。

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襟气。

长幼集,贤豪至,枕糟藉曲犹半醉。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吴兴张老尔莫颠,叶县公孙我何谓。

如熊如罴不足比,如虺如蛇不足拟。

涵物为动鬼神泣,狂风入林花乱起。

殊形怪状不易说,就中惊燥尤枯绝。

边风杀气同惨烈,崩槎卧木争摧折。

塞草遥飞大漠霜,胡天乱下阴山雪。

偏看能事转新奇,郡守王公同赋诗。

枯藤劲铁愧三舍,骤雨寒猿惊一时。

此生绝艺人莫测,假此常为护持力。

连城之璧不可量,五百年知草圣当。

形式: 古风

和主司王起

一振声华入紫薇,三开秦镜照春闱。

龙门旧列金章贵,莺谷新迁碧落飞。

恩感风雷宜变化,诗裁锦绣借光辉。

谁知散质多荣忝,鸳鹭清尘接布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蟾蜍醉里破,蛱蝶梦中残。

山险不曾离马后,酒醒长见在床前。

形式:

踏歌

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

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

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