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丹员外并寄杜中丞

生死方知交态存,忍将齰牙报幽魂。

十年同在平原客,更遣何人哭寝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只有在生与死的关头,才能看出朋友的真实情谊。
怎能忍心用咬牙切齿的方式,去回应那些逝去的灵魂。

注释

生死:指生死关头。
交态:朋友之间的关系状态。
存:显现、体现。
忍:忍受、怎忍。
齰牙:咬牙切齿,形容愤怒或痛苦。
报:回应、回报。
幽魂:逝去的灵魂。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
平原客:在平原上共同生活的人。
遣:派遣、让。
何人:谁,指代某个人。
哭寝门:哭泣于墓前,表达哀悼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哭李丹员外并寄杜中丞》。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的每一句都透露出深沉的情感和对逝者的哀悼。

“生死方知交态存”,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朋友去世之后,才深刻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和持久。这里的“交态”指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和态度,这种情谊在生命与死亡面前显得尤为珍贵。

“忍将齿牙报幽魂”,诗人表达了对逝者深切哀悼之情,甚至愿意用自己的齿牙来换取一丝安慰,去告知那已离世的友人的灵魂,这种极端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十年同在平原客”,这句话描绘了诗人与李丹员外十年的相伴之情,他们曾经一起漂泊于广阔的平原,如今却只能留下孤独的回忆。这里的“平原”不仅是地理环境的描述,也象征着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和遭遇。

“更遣何人哭寝门”,这句话则流露出诗人的无限哀伤,问自己在失去亲朋好友之后,还能派谁去为逝者送上最后的悲泣。这里的“寝门”代表了逝者的居所,现在却空无一人,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生死交谊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友情消逝后的无尽哀悼,展现了孟郊严峻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哭李观

志士不得老,多为直气伤。

阮公终日哭,寿命固难长。

颜子既殂谢,孔门无辉光。

文星落奇曜,宝剑摧修铓。

常作金应石,忽为宫别商。

为尔吊琴瑟,断弦难再张。

偏毂不可转,只翼不可翔。

清尘无吹嘘,委地难飞扬。

此义古所重,此风今则亡。

自闻丧元宾,一日八九狂。

沈痛此丈夫,惊呼彼穹苍。

我有出俗韵,劳君疾恶肠。

知音既已矣,微言谁能彰。

旅葬无高坟,栽松不成行。

哀歌动寒日,赠泪沾晨霜。

神理本窅窅,今来更茫茫。

何以荡悲怀,万事付一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哭秘书包大监

哲人卧病日,贱子泣玉年。

常恐宝镜破,明月难再圆。

文字未改素,声容忽归玄。

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

旧馆有遗琴,清风那复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夏日谒智远禅师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

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

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

抖擞尘埃衣,谒师见真宗。

何必千万劫,瞬息去樊笼。

盛夏火为日,一堂十月风。

不得为弟子,名姓挂儒宫。

形式: 古风

旅次洛城东水亭

水竹色相洗,碧花动轩楹。

自然逍遥风,荡涤浮竞情。

霜落叶声燥,景寒人语清。

我来招隐亭,衣上尘暂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