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书事

一从洛邑移秦甸,三见东郊绽早梅。

莲府昼闲铃閤闭,柳营春暖射堂开。

斋坛首冠惭诸将,相印兼营接上台。

何事燕公轻仗钺,却言分阃是粗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名臣寇准所作的《长安书事》,描绘了他从洛阳调任秦甸后的生活与感受。首句“一从洛邑移秦甸”表达了诗人从洛阳迁至长安的新环境,次句“三见东郊绽早梅”则以早梅开放象征时节更迭和个人经历的变迁。

“莲府昼闲铃閤闭,柳营春暖射堂开”两句,通过描绘宫廷内的宁静和军营中的春意盎然,展现了长安官场与军事生活的不同风貌。诗人自谦为“斋坛首冠惭诸将”,表示在文职中位居前列,但仍对武将们的英勇感到敬佩。

“相印兼营接上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身兼文武职责,积极融入朝廷事务,希望能得到更高的信任。“何事燕公轻仗钺,却言分阃是粗才”则是对当时权臣燕公轻视自己军事才能的委婉批评,暗示自己并非如其所言的粗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寓含了对官场人事的感慨和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体现了寇准作为文臣的谦逊与抱负。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长安春书

务闲公府都无事,骑吏前驱引马行。

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钟声。

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

闻道曲江新水满,欲携歌管出重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归再经峡口

复命经三峡,波澜极目愁。

片云生断壁,孤石碍中流。

道路连巴塞,风烟接楚丘。

重来登望处,因念昔年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东窗

徙倚东窗夜未明,悄然幽馆独凝情。

灯摇古壁秋虫怨,露下疏林宿鹤惊。

道在任从时态薄,年加潜觉睡魂轻。

待酬北阙君恩了,归听冰泉落石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冬日偶书

户庭初过雪,鸟雀亦声稀。

天淡云容结,林寒日影微。

虚名何足道,前是旋成非。

簪绂全忘念,终须扫涧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