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描绘了一位年迈禅师的形象和修行境界。"云水老身"象征着禅师游历四方、修行生涯的飘泊不定,"丛林陈人"则表明他在禅林中久经岁月,身份为化主(禅林中的领导者)。"发毛已雪"形容其年岁已高,但"鼻气犹春"则暗示其内心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平等应缘也心心佛佛"表达了禅师对世间万物平等看待,心中常存佛性,"自然说法也刹刹尘尘"则意味着他无需刻意言说,一举一动皆是佛法的体现,佛法无处不在,如尘埃般细微而普遍。
"回途复妙,弄假像真"揭示了禅师在修行中超越表象,洞悉真理,即使是看似虚幻的境界,也能把握其真实意义,达到返璞归真的境地。
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禅师的修为和智慧,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直指人心的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