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九解赠殷近夫

郎今落海滨,侬亦可怜身。

不见昌阳草,何曾生要津。

侬身不下堂,郎居隔江水。

虽则隔江水,思心日万里。

昔别于何时,十载参与商。

岂是无所见,狼嘴夜夜张。

夜夜抚素琴,恻恻生怨慕。

枯桐在膝上,梧子在何处。

融融四五月,婉婉采莲女。

海上无芙渠,谁则识莲子。

低头摘荷叶,举头看月光。

归来觅剪刀,为欢制衣裳。

终日对海棠,终夜不成寐。

何以不成寐,花开侬独自。

登楼看双星,蜘蛛在楼角。

绵绵腹中丝,求匹不能得。

欢去一何久,欢来一何晏。

来时何所赠,双双云锦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与情感纠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爱情的复杂与深刻。

首句“郎今落海滨,侬亦可怜身”开篇即点明了两人相隔两地的现实,女子对情人的处境感同身受,流露出深深的关切之情。接下来,“不见昌阳草,何曾生要津”一句,以自然景象隐喻情感的阻隔,暗示两人虽心系彼此,却难以相见,如同隔绝于不同的世界。

“侬身不下堂,郎居隔江水”进一步强调了空间上的距离,女子只能独守空闺,而情人却远在江的那一边。尽管如此,“思心日万里”,女子的心却跨越了千山万水,时刻牵挂着对方。

“昔别于何时,十载参与商”追忆往昔,感叹时间的流逝,两人自别后已有十年之久,如参商二星般,虽在同一天空下,却永远无法相遇。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长久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岂是无所见,狼嘴夜夜张”以狼的形象象征外界的险恶,暗示女子担心情人在外的安全,夜夜担忧,无法安寝。她通过抚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琴声中充满了哀怨与思念。

“融融四五月,婉婉采莲女”转而描绘了一幅夏日采莲的画面,以此反衬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她渴望像采莲女一样,与爱人共享美好时光,但现实却让她形单影只。

“海上无芙渠,谁则识莲子”借芙蕖(荷花)的比喻,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与期待,希望有人能理解并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深情。

“低头摘荷叶,举头看月光”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在夜晚的静谧中,既沉浸在对爱人的思念中,又试图从自然美景中寻求慰藉。

“归来觅剪刀,为欢制衣裳”体现了女子对未来的憧憬,她希望与爱人团聚,共同度过欢乐的时光,亲手为他制作衣物,表达心意。

“终日对海棠,终夜不成寐”形象地描绘了女子日间的等待与夜间的失眠,她与海棠相伴,内心却充满了对爱人的思念,无法入眠。

“何以不成寐,花开侬独自”最后两句揭示了女子失眠的原因——她独自一人,无法与爱人共享花开花落的美好时刻,这份孤独与思念让她夜不能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古代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与情感挣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吴中吟二首(其一)

出自吴东门,遥望姑胥台。

望久无所见,回风惨蒿莱。

图王志未就,神木生劫灰。

三复春秋传,英雄使人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吴中吟二首(其二)

越女进馆娃,楚囚落天涯。

二物不并立,海水漂鸱夷。

湛卢南入郢,神物竟先知。

吴宫八百年,旦夕游鹿麋。缅晤丧亡主,岂尽庸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冬日同顾九和殷近夫孙太初顾与成汎太湖

震泽夫何如,岁晏意自好。

天风吹玄冥,雪浪入浩溔。

鼋鼍浮山岳,白日摇晴昊。

洞庭渺林屋,流水隔烦恼。

昔有绿毛翁,于此采玄草。

风云白石床,鬼物为持保。

闻兹长道念,携舻事幽讨。

平生竹溪逸,矧是同怀抱。

相从扪绿云,坐听启鸿宝。

终当吸沆瀣,去去游亭纛。

形式: 古风

江上送殷二秀才

觏子在逆旅,失子在岁晏。

一似南飞鸿,一似西归燕。

繁露戾修林,终风捷如箭。

过翼趋所期,殊方卒相见。

物情异冷煖,人事阻华面。

迟余玉门春,子复穴梁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