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匣我龙唇琴,勿复奏流徵。
要眇谐宿襟,不入郢人耳。
念此中徘徊,抑按从下里。嘈聚樵牧,众惬心自鄙。
回轸谢群听,拂弦返吾始。
河鱼云际鹤,旷世尚知己。
这首明代诗人瞿汝稷的《发齐安偶成(其一)》描绘了一种深沉而内省的情感体验。诗人将他的龙唇琴置于匣中,不再弹奏激昂的"流徵"音调,因为这无法触动他内心深处的共鸣。他意识到自己的音乐品味与众不同,即使是高雅的"宿襟"也无法被世俗的"郢人"所理解。
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音乐选择的徘徊和反思,决定回归朴素的"下里",即民间的音乐风格。这种选择让他与樵夫牧童的嘈杂声产生了共鸣,虽然看似粗犷,却让人心生惬意,同时也让他自我贬低。然而,他最终决定停止迎合他人,回到最初的自我,以"河鱼云际鹤"的意境表达对知音的渴望,即使在世间罕有。
这首诗通过音乐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个人艺术追求的坚守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
不详
重华南狩时,九有诵光格。
帝子望不还,苍茫九疑碧。
天地寄寥廓,垒空寄大泽。
成毁真须臾,讵云靡穷极。
胡为垒中人,还竞昔人迹。
岁月闲鹑居,物华美鷇食。
夙驾非我驰,停鸾非我息。
去去莫夭阏,鹪枝运鹏翼。
莫讶过从懒,知希野性便。
鸟闲窥点笔,云淡和鸣弦。
幽事容孤赏,心期岂众全。
萧条南郭几,兀傲赫胥前。
潮生君未来,潮落君又去。
来去总无常,劳劳西江渚。
江渚月明潮又回,郎行那得好怀开。
来朝试看天边月,不待潮生荡桨来。
鸟道纡回入,千岩绿树低。
转留空翠处,少憩石桥西。
别涧潺湲泻,丛林桑扈啼。
坐看凫与鹿,引子过前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