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更将何面上春台,白事无成老又催。

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我又能以何种面貌登上春天的舞台,一事无成只换来岁月催人老。
只有落花保持着不受世俗拘束的姿态,不嫌弃我满头的憔悴与疲惫。

注释

更:更加。
将:拿。
何面:何种面貌。
上:登上。
春台:春天的舞台。
白事:指人生中的大事,如丧事。
无成:没有成就。
老又催:岁月催人老。
唯有:只有。
落花:凋零的花朵。
俗态:世俗的拘束或偏见。
不嫌:不嫌弃。
憔悴:形容面容疲倦、瘦弱。
满头来:满头都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开篇“更将何面上春台,白事无成老又催”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岁月的流逝中,对未完成心愿的急迫和无奈。这里的“春台”象征着时光的流转,而“白事无成”则是对个人抱负不能实现的感慨。"老又催"强调了时间紧迫,给人一种生命短暂、岁月不待人的压力。

接下来的“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境界。这里的“落花”象征着自然界中最美好的东西,即使是衰败凋零,也不失其美丽;“无俗态”表明这种美景与世间的喧嚣和污浊无关,保持了它的纯净和高洁。"不嫌憔悴满头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衰老现象的接受和赞美,即使是落花,也能平静地接受自己的命运,无需掩饰或抗拒。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中衰老现象的超然态度。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深沉,体现了古典诗词特有的哲理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寄毗陵杨给事三首(其一)

挥毫起制来东省,蹑足修名谒外台。

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寄毗陵杨给事三首(其二)

曾主鱼书轻刺史,今朝自请左鱼来。

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寄毗陵杨给事三首(其三)

东城南陌昔同游,坐上无人第二流。

屈指如今已零落,且须欢喜作邻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寄湖州韩中丞

老郎日日忧苍鬓,远守年年厌白蘋。

终日相思不相见,长频相见是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