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卢使君二首(其一)

一领彤弓下赤墀,惟将清净作藩篱。

马卿山岳金相似,张绪风情柳不如。

心染烟霞新句出,笔驱奸蠹宿根隳。

鄱阳黎庶还堪羡,头有重天足有氂。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他手持红色的弓箭走下红砖台阶,只把清廉作为自己的屏障。
他的威望如同马卿山般崇高,但风度却不及张绪那般温文尔雅。
心中浸润着云霞般的才情,新的诗句便随之涌现,笔下挥舞,连根拔除邪恶的根基。
鄱阳的百姓仍然值得羡慕,因为他头顶上有广阔的天空,脚下有如牦牛毛般的美德。

注释

彤弓:红色的弓,象征权力或威严。
赤墀:红砖台阶,指皇宫或朝廷。
马卿:古代名臣,比喻威望高的人。
张绪风情柳:张绪以风流儒雅著称,此处借柳来形容其风度。
烟霞:形容诗人的才情如自然美景。
奸蠹:邪恶的小人,比喻腐败或恶势力。
氂:牦牛毛,象征纯洁和高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逸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开篇“一领彤弓下赤墀”,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居所的幽深与独立,彤弓即彩虹,也可能是绚烂的云霞,赤墀则是一种高洁的居所。

接着,“惟将清净作藩篱”表明诗人只愿意用清净无为的心态来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受外界污染。下句“马卿山岳金相似”,通过对山岳之美的描绘,强调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共鸣,而“张绪风情柳不如”则暗示了诗人更偏爱山岳之美胜过柔和的柳树,这里可能有取法自然、坚守个性之意。

中间两句,“心染烟霞新句出,笔驱奸蠹宿根隳”,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创作新的诗篇,同时也在批判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用笔力驯服那些根深蒂固的邪恶之事。

最后,“鄱阳黎庶还堪羡,头有重天足有氂”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赞美。诗人可能居住在鄱阳一带,那里的黎庶即农舍,是一种田园诗人的生活状态,而“头有重天足有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重天即是云雾缭绕之意,氂则是古代对鹿皮的称呼,这里可能指的是温暖且轻便的衣物。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上卢使君二首(其二)

司马迁文亚圣人,三头九陌碾香尘。

尽传棣萼麟兼凤,终作昌朝甫与申。

楼耸娇歌疏雨过,风含和气满城春。

因知寰海升平去,又见高宗梦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上宋使君

折桂文如锦,分忧力若春。

位高空倚命,诗妙古无人。

有感禾争熟,无私吏尽贫。

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上杭州令狐使君

颜冉德无邻,分忧浙水滨。

爱山成大癖,求瘼似诸身。

视事奸回尽,登楼海岳春。

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上俞许二判官

近抛蓑笠者,急善遇休明。

未省亲宗伯,焉能识正声。

病容经夏在,岳梦入秋并。

无限林中意,今逢许郭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